-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机械能与内能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分类汇编机械能与内能
http://www.DearEDU.com
1.(海淀区2006)如图12 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进行跳伞。运动员从345m的高度跳下,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不变” 或“减小”) ,若以___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2.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图2中表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3.2 OO 6年无锡市如图,为探究能量转化,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实验装置做好后让它从不太陡的斜面上滚下,发现橡皮筋被铁块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斜面底部自动滚上去!以下有关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铁罐在斜面上从最高处滚到最低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铁罐在斜面上从最低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l)从a点到最低点b点的过程中,铁锁的动能、重力
势能如何变化?
(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铁锁摆回时能否碰到
鼻子。
5.盐城市二○○六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两手相互 B.水沸腾时蒸汽
C.锯木头锯子发烫 D.压缩空气引火
摩擦能发热 冲开壶盖
6.江西省200A.重力势能 B.动能 C.重力 D.密度
7.济宁市二○○六各种形式的能之间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请按表中示例完成表格。
能量转化 实 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干电池对外供电 用电熨斗熨衣服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莱芜市2006下列四种现象中,只发生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烧水时,水蒸气顶起壶盖
B、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
C、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杆时手感觉到冷
D、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
9.下列四组连线中,完全正确的是
A、装置工作时与对应的能量转化
干电池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发电机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物理问题研究及科学方法
力的合成 控制变量法
将撬棒抽象为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建立物理模型法
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等效法
C.物理量和单位
功 千瓦
功率 千瓦时
热量 焦耳
D、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
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平面镜成像
夜间行车,驾驶室内不宜亮灯 漫反射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高压锅
10.泰安市二〇〇六如图所示为一高山的等高线图,某登山运动员从A点到达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的体重变大
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小
C.运动员烧水时,水的沸点升高
D.运动员携带的气压计的示数减小
11. 2006年杭州市(6分)下图表示撑杆跳高运动的儿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横杆。在这几个阶段中能量
⑴.助跑阶段,运动员消耗体内的化学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运动员和撑杆获得的动能。
撑杆起跳阶段,运动员的能增加。
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运动员将化12.宁波市2006每次铅球项目测试,小明同学的成绩总是不理想。他想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为此.他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将子弹射出,弹簧的 ▲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他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试验,记录数据如下: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
▲ 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第二天,小明与同桌交流探究成果,同桌认为小明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同桌的话启发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