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感冒解析

流行性感冒 ---周应杨 概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病毒常发生变异,易引起流行或大流行。临床特征:起病急,病程短,高热、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鼻涕、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较轻。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易并发肺炎。 一、病原学 形态、结构及分型 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病毒科RNA病毒。球形或细长型,直径80-120nm,分为三层。 一、病原学 根据核蛋白的抗原性,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按其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若干个亚型。 一、病原学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造成暴发流行。尤其是甲型。 一、病原学 培养、消毒 病人咽部洗漱液或咽拭子→接种于活组织(鸡胚、猴肾或人胚肾细胞)培养。 热力消毒,56℃经30min可杀灭;对紫外线、酸、乙醚及常用消毒剂,如甲醛、漂白粉、乙醇、乳酸、石炭酸均敏感,食醋5mL∕m3熏蒸亦可灭活。但是对寒冷耐受力强。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流感病毒→呼吸道→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脱落→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感染中毒反应→发热、酸痛、乏力→支气管、肺部炎症 病理特征:上呼吸道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纤毛上皮脱落,若至肺部,则肺泡内有纤维蛋白与水及肿液渗出物,常伴有出血,可有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继发感染,可检出脓细胞。 三、护理评估 (一)流行病学资料 1、传染源: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传染期约为一周,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一)流行病学资料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传播速度、广度与人口密集程度有关。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可反复感染、发病。 流行特征:5-20岁的人发病率较高,以冬、春季多见,发病率高,流行过程短暂。主要发生在人群密集地方,常沿交通线传播。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 (二)临床资料 潜伏期一般1-3天,最短数小时,最长4天。各型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但轻重不一。 单纯型流感 此型最常见,全身中毒症状重,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或不明显。起病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例可有腹泻。部分病人有咽干、鼻塞、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颜面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有时扁桃体红肿,但有少量渗出物。肺部可闻及干啰音。发热多于1-2天内达高峰,3-4天内退热,但乏力可持续2周左右。轻症者类似其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2天即愈,易被忽视。 (二)临床资料 肺炎型流感 起病如单纯流感,但于发病1-2天内病情迅速加重,多见于老年、孕妇、幼儿或久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表现为持续高热、烦躁不安、全身衰竭、剧烈咳嗽、血性痰液、呼吸急促、发绀等症状。双肺听诊呼吸音低,广泛湿啰音,X线检查可发现双肺散在絮状阴影。重者发病5-10天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部分病例症状较轻,仅在X射线检查时发现肺炎表现,病程1-2周后进入恢复期,预后较好。 (三)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总数正常或偏低,分类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若继发感染,白细胞可显著增多。 病原学检查 (1)鼻黏膜印片检查 有助于早期诊断; (2)病毒分离 阳性率高; (3)核酸检测:敏感、特异性高; 血清学检查:抗体滴度4倍以上有意义。 (四)心理和社会因素评估 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较重,可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病人对该病缺乏防治知识,而且本病传染性强,所以使患者及家属感到紧张或焦虑。 四、治疗要点和预防 (一)治疗要点 1、对症治疗 如:高热者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头身痛显著者给解热止痛药; 抗病毒治疗:早期使用药物。 病毒唑 金刚皖胺和甲基金刚皖胺 中药:金银花、连翘、黄芩 (二)预防 管理传染源 在流行期间,隔离患者至病后1周或热退后48h。隔离期间避免外出,若外出应戴口罩,在咳嗽、打喷嚏时应捂住口鼻; 切断传播途径 流行期间停止公众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加强居室通风换气,房间可用1%漂白粉液喷雾或食醋熏蒸消毒。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应煮沸消毒。易感者外出应戴口罩。 (二)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 流感减毒活疫苗鼻腔喷雾,每侧0.25ml; 老人、婴幼儿、孕妇、 严重慢性病病人和使用 免疫抑制剂者,秋季用 流感灭活疫苗皮下注射, 成人每次1ml,共2次,间隔6-8周, 以后每年秋季加强注射1ml。 五、主要护理诊断及措施 病原体有传播的可能 隔离、消毒:按呼吸道隔离病人1周至主要症状消失; 体温过高 休息、营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适量蛋白等易消化的流质和半流质饮食,补充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