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实习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京实习报告.

曲 阜 师 范 大 学 2013南京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学校:曲阜师范大学 院系: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 姓名: 学号: 目录 1总 述 2实 习 概 况 3实 习 内 容 4小 结 一、总述 本次实习于2013年10月30日上午8时由院老师带领从日照出发,于当日下午3时抵达六合瓜埠山进行首次地质地貌实习,期间共去汤山、孔山、大石碑、南京地质博物馆、幕府山东麓、燕子矶公园、南京长江大桥、玄武湖、中山植物园、小茅山、等处进行自然地理实习。 实习以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境孟河一带为主要实习地点,该地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地层出露齐全,构造变形程度中度,构造现象清楚典型,岩浆岩类、火山岩类众多且出露广泛;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自然植被属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栎树林广泛。南京历史悠久,留下许多自然地理遗迹,且有长江穿过,故成为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具体进程: ?第一天:早晨乘车从曲阜经徐州至南京,途中观察沿线景观变化。下午到达南京前观察瓜埠火山,然后到达南京师范大学宿舍区 ?? ?第二天:燕子矶中学附近进行土壤实习,再到燕子矶公园下午到玄武湖。 ??第三天:到紫金山,中午到达中山植物园,参观温室。? ?第四天:到小茅山,下午参观地质博物馆。 ??第五天:到孔山,参观阳山碑材。 ????第六天:中山陵。 ??? ?第七天:返校。 二、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之一,观察与实践是学习、研究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的重要方法,因此,野外实习对于自然地理学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第三,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第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实习的相关课程 实习课程包括已经学习过的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 地理学、土壤学、中国自然地理学等学科。 3)实习安排 根据我们学院领导安排,本次实习安排在十一月初进行,实习地点选在南京及周边地区,主要实习地点根据实习内容及路线设计了具体的实习计划。 4)实习要求 使同学们基本完成地质现象的认识,认识地层剖面,识别主要的化石,了解重要的内外动力地质现象,使书本知识更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判读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定点,使用地质罗盘测量产状,记录地质现象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技能得到初步训练。 实习内容 (一) 南京地质实习 1实习时间 2实习地点 瓜埠山、燕子矶、幕府山、小茅山、孔山、汤山、方山、地质博物馆 ?1)六合瓜埠山 南京长江北岸六合、仪征一带,耸立着十余座由玄武岩构成的锥状火山丘及平原方山,如瓜埠山属于六合火山群的一部分。 岩层及其特征 构成该火山基地的岩石是晚第三纪中新世的铺镇组,由火山喷发,主要出露在方山的东南坡,为一套胶结疏松的沙砾层,中、上部为棕黄色沙砾层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及燧石等为主,具有典型的河流向结构。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火山碎屑成分主要是各种形态的火山弹、火山渣、火山砾,此外还有少量磨圆度很高的浦镇组砾石。填隙物为火山灰。在火山碎屑岩之上为橄榄玄武岩。它呈新月状围绕山顶分布(北坡火山口开裂和缺失),造成方山顶部的悬崖和陡坎。厚50-70米。岩石呈暗紫色或深灰色,微晶质或隐晶质,具气孔构造。 按气孔分布等特征,可分出七八层熔岩流,每层厚数十至十余米,其分层标志及原生构造特征如下 A.红色烘烤层 见于每层熔岩流的表层,呈棕红色。是后期溢出的熔岩流在高温下对前期熔岩表层烘烤而成。 B.熔岩流气孔构造的变化 在方山上玄武岩中,每一层熔岩流气孔的多寡与垂直位置有关。顶部最多,底部次之,中间较少。气孔的形态,顶部以蝌蚪状、卵圆状及串珠状为主,其拉长方向与熔岩流层面一致;下部以蜂窝状、不规划状及管状为主。气孔直径从数毫米至十几毫米,一般无填充物,少数情况气壁被碳酸盐及沸石类矿物填充。 岩石中有杏仁结构,多气孔,具有流纹、流动结构。 C绳状构造 这种结构是由于熔岩流表层冷却较快,而内部仍处于流动状态,当内部岩浆流动时,表层塑性冷凝面发生扭动及旋转而成。 D原生裂隙结构 玄武岩柱状节理不规划,但仍较发育,其方向垂直于冷凝面,因此节理崩落后常形成陡坎。 火山喷发过程 方山火山主要形成于晚第三纪上新世。在浦镇组

文档评论(0)

sfk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