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ssaytranslationfromChineseintoEnglish.
汉英翻译:各种文体的翻译
-- 散文、论说文的翻译
I 提示《师说》作者为韩愈(唐,768-824)。原文语篇选自吴功正主编,1987年《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选自戴抗选、谢百魁译,1996年,《中国历代散文一百篇》。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译文2选自中国文学出版社编, 1998年,《中国文学·古代散文卷》汉英对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译文3为罗经国译,选自《英语学习》2003年第9期。(注;译文1、2、3因原文版本差异而引起的译文差异不在全面分析之列。)
·语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1) 篇章 《师说》是一篇文字短、逻辑性强、结构严谨的议论文。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从师之道,是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而作的。文章先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肯定了师的作用,继而又从“闻道有先后”的角度说明从师不应有贵贱长幼之分。
(2)句式 古代汉语的文章多使用短句,很少使用长句。不过韩愈文章中的长句却比同时代的人突出。在英语中,长句的使用可以增加文体的正式性、严肃性和科学性,而长句的这种文体作用同样也存在于汉语之中。这都是因为长句更便于表达严密的逻辑或缜密的思想。《师说》一文虽然突出地使用过长句,但是其句式在总体上都具长短相间的特点,以凸显其行文的灵活与变化,增加其文章的气势与说服力。
(3)语义 作为古代散文的开派人物,韩愈重视文章主旨的新创见,叙述的新见解,语言的新技法。后人在评价韩愈在语言的继承和发展上贡献尤其卓越。“唯陈言之务去”,变成在学习唐宋古文创作在语言上的一条标准。与其他古代散文家相比,韩愈的文章语言特点之一是:一般比较少使用虚字,文句在大体整齐的前提下,又具有长短错落、韵白相间的多样美。
(4)翻译策略 对偶结构是汉语话语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汉语文字所特有的技巧。早在六朝时期,骈文就是词句整齐对偶的文体。到了唐代,汉语对偶就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韩愈为唐宋8大散文家之一,文章中自然多使用对偶,并且骈散相糅,《师说》中也是如此。所以翻译《师说》时应该注意到文章中的对偶句,遇到对偶句时应该尽量运用Antithesis去对应。 总体上看,译文1使用的翻译策略都比较恰当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或美学追求。
II 译法要点
3.1自然段落的划分 .2不妥的合译
.3选词:哲学的角度 .4设问与Rhetorical Question
.5对偶与Antithesis .6 顺译:SVOC主语从句句
.7 排比与Parallelism .8变通:转换(名词→形容词)
.9变通:叙事与表态 .10顺译:SC复句
.11变通:重构 .12句群的划分
.13变通:代词 .14直译:数字的模糊性
.15风格:情态动词need .16原文断句与译文断句
III 原文与译文
【原文】
师 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译文1
On Teachers
Ancient scholars certainly had teachers. A teacher is one who passes on the truth, imparts knowledge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6. 26个英文字母-复习课件-1字母闯关游戏(共30张PPT).pdf VIP
- 上海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卷 模具工(四级)考场、考生准备通知单02.doc VIP
- 健康险手册使用说明.pptx VIP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课件.ppt VIP
- 饲料添加剂项目企业经营战略手册(参考).docx
-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数字智慧方案5496丨商业综合体地块智能化系统设计汇报方案(66页PPT).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城投集团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2018版).docx VIP
- 量子之年:从2025年从概念到现实报告(英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