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晓诗歌鉴赏之艺术手法分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 ?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环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古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问: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课堂小结 1、术语格式,成熟在胸 2、按需回答,分“条”明确 3、术语准确,有“点”有“理” 4、兼顾点面,不“空”不“拔” 我从考点地位、学情分析、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考点、地位: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的考查要求为: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级为D 鉴赏评价 两个目标: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近五年全国卷(I)诗歌鉴赏考查情况 情感、表达技巧 仍然是考查的重点! 古代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是高考固定的考查模块,其考查热点和重点、考查涵盖面、题型及难度值均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趋势。 二、学情分析: 不能从题目推测文本走向 不能从作者生平推测主旨 不能从意象分析意境 不能运用术语去鉴赏 笼而统之,以空对空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望文生义、任意发挥 三、教学目标: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设问法、练习法 2、学法:联想迁移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艺术手法 1 修辞方法 2 表现手法(狭义) 3 结构技巧 4 表达方式 六、 板书设计 七、作业布置 《与名师对话》P164 三首诗(5,6,11) 导入 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高考诗歌鉴赏是必考题。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却步,今天我将和大家共同完成一节诗歌鉴赏课,我们将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诗歌鉴赏艺术手法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 艺术手法 1 修辞方法 2 表现手法 3 结构技巧 4 表达方式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景物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 动静关系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 描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虚实结合 柳永《雨霖铃》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 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练 习 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 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 请赏析诗中虚实结合手法。 总结 表达方式:①描写(正面—侧面,实写—虚写,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俯—仰, 点—面,工笔—白描) 汉乐府《陌上桑》对秦罗敷的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写罗敷的服饰美;后八句是侧面描写,写周围的人为罗敷所吸引的神态。 ②议论③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上海市xx乡镇“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VIP
- 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演讲题目及评分标准(大全5篇).pdf VIP
- 体例格式6: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分析表.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全册.pdf VIP
- 3.3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2个知识点+7类热点题型讲练+强化训练)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学与练(华东师大版2024)[含答案].pdf VIP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PPT课件.pptx
-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总结分享汇报PPT课件.pptx VIP
- 提高心理韧性的技巧和策略.pptx VIP
-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问题及政策支撑研究.docx VIP
- 公司货物运输管理制度.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