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换培训演示文稿 维护安装分部主要内容 交换网络结构-电信网 构成电信网的基本要素: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 终端设备:是电信网中的源点和终点,主要功能是把待传送的信息和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之间相互转换。对应不同的通信业务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业务的终端设备就是话机,传真业务就是传真机,数据业务就是数据终端等。 传输链路是网络节点的连接媒介,是信息和信号的传输链路。最简单的传输链路就是简单的线路,如明线、电缆等,复杂的传输链路是微波传输系统、光纤传输系统、卫星传输系统等。 转接交换设备是现代电信网中的核心,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节接续和分配。 交换网络结构-苏州本地网 八个独立汇接局 交换网络结构-昆山 交换网络结构-说明 苏州本地网是个由四对八个独立汇接局组成的交换骨干网,覆盖全区所有交换母局,全面承载各种本地固定业务、特服业务等的转接。四个MS形成网状网,太仓、昆山MS对太仓、昆山各个LS形成全覆盖,常熟、张家港MS对常熟、张家港各个LS形成全覆盖,; 市区汇接区和县局汇接区间的话务通过MS疏通,采用集中汇接方式,汇接区间形成网状网,开设直达电路达到话务的最优化疏通。 昆山共有十个端局,其中MS7为汇接局,机型为华为CC08;其他9个为LS局,8个机型为S1240,1个局(前进)为两种机型即有两个交换机。LS局的本局话务和出局话务由昆山MS7和太仓MS8负荷汇接至目的局,以上的网络结构比较清晰,安全性高。 主要内容 传统PSTN设备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特点 ——.Fully Distributed 全分布 ——.Fully Digital 全数字 ——.Fully Range 全范围 ——.Failure Safe 故障保险 ——.Future Safe 未来保险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结构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机架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S1240交换设备 A1000 S12系统维护 传统PSTN设备 SM2设备外观 SM2系统组成 机架组成:一个SM机架有六个机框,一个SM最多可有8个机架 MPU单板结构 其他单板介绍 SIG:信号音板 受控于MPU板,其工作状态、放音内容均由MPU板以命 令或表格方式通过总线通信方式下达。 PWX: 二次电源板 DR32:SM2模块用户框的语音驱动板 DTM: 中继板 A32:普通用户板,32用户 DSL: 数字用户板,8用户 VMS:留言灯用户板,16用户 RSP: 中继板 主要内容 AG设备 高密特性简介 UA5000电源板PWX 板 UA5000控制单板 PVM 板 UA5000业务板 ASL /A32板 ASL提供16/32路模拟用户端口 UA5000业务板 DSL-8路数字业务板 UA5000环境电源监控板 AG设备 什么是PON? PON: 即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缩写,一种基于P2MP拓朴的技术,指光配线网ODN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不需要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 PON技术发展 APON :ATM PON,基于ATM的无源光接入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ITU和FSAN提出并标准化,由于容易被用户认为只能提供ATM业务,2001年被改称BPON.遵循ITU-T G.983系列标准. EPON: Ether PON,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接入技术. 2000年11月成立IEEE研究小组,即后来的EFM工作组,2004年4月工作组形成IEEE 802.3ah系列标准.现统称为IEEE 802.3-2005. GPON: Gigabit PON,基于ATM/GEM的无源光接入技术. FSAN在2001年初提出,ITU和FSAN进行标准化,遵循ITU-T G.984系列标准. WDM-PON:基于波分复用的无源光接入技术,尚无统一标准 从简单语音需求逐渐向数据、多媒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