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林设计原理论文.
园林设计原理论文
--江南园林与岭南粤中庭园审美特征个性比较
姓 名:徐海峰
专 业:08建筑学
指导老师:邬月林
日 期:2010.6.1
江南园林与岭南粤中庭园审美特征个性比较
【关键词】江南园林 岭南园林 审美特征 个性 庭园 古典园林艺术 皇家园林 共性特征【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具有同一性,江南园林,北方皇家园林,岭南园林等三大地方园林具有同根同源的诸多审美文化共性特征,同时,又因地域性自然环境的差异,空间思维模式的不同,社会政治条件的反差,而呈现风格各异的造园特色。【】
图2 东莞可园邀山阁
可园四层高楼邀山阁(图2),高达15.6米,取邀山川入园之意,虽无一览众山小的极致,但游目骋怀,内可观园中绿树重重、假山层叠,外可望群山田野、溪流湖畔,高瞻远瞩,把酒吟诗,颇有胸怀开阔之感。其中滋味诚如园主张敬
修《可楼记》中所言:“居不幽者,志不广;览不远者,怀不畅? ? 园之外,不可得而有也。”
江南园林通过人工模仿,归附于自然本真的做法,是出于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而园址选择居于闹市,则满足了儒生对尘世了望关注的入世心态。岭南园林务实直接,占地狭小经济,对于自然条件充分加以利用,乃是受南禅思想的影响,顺世达观,对于生活和人生修养的追求更为轻松。
2.曲径通幽与几何造型
园林是体现形式美的艺术。江南私家宅园,园林与住宅遵循前宅后院的习俗,分区明确。园林部分,仅供休息、娱乐、读书、吟诗。所以布景含蓄,描摹自然形态随机变化的样貌,建筑依地势而建,影影绰绰,点缀于绿树花草之中,自然山水意味十分浓厚。其中建筑只起画龙点睛、空间转换、供人小驻等作用,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江南园林虽无北方皇家园林之壮阔气势,但动辄三四十亩占地大小的空间,相比于岭南造园占地之三五亩,也足以营造空间的丰富变化。所谓“曲径通幽”、“欲扬先抑”、“柳暗花明”,首要依靠人们行进过程中的“动观”,在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中进行审美。譬如苏州留园的入口空间,由庭院、过道、小弄、方厅,直至园中景色尽收眼底,一路光线渐暗渐明,空间由窄至宽,收放自如,尽得“藏露”精髓。[日曲径通幽之间所反映的正是典型的中国农耕经济下,安土、爱土、敬土、乐天的思想,以及稳健儒雅、内敛自省的文化心理。
不同于江南造园之曲折有致,自然天成,粤中庭园人工意味突出,透射出岭南文化的近代精神与审美理想。以“静观”状态下,形式美的表现较为显著。
“庭园”,这一区别于“园林”的特定称谓,表明岭南造园以建筑空间为主,厅堂、居室、亭榭、阁楼等作为造园重点和主体出现。因占地面积狭小,园内建筑大都通透玲珑、轻巧朴实。如可园的邀山阁、绿绮楼,清晖园的澄漪亭等建筑檐角曲线起翘,相比北方皇家园林的庄重和江南园林的飘逸(图3),就显得更为柔和、洒脱、简洁。
图3扬州何园凉亭
岭南庭园的建筑造型及平面布局,有别于江南园林的自然迂回,采用规整而富于变化的几何形式语言。余荫山房即运用几何图形组织景物空间的典型。全园分东西两庭,有桥廊连接。东庭为方塘水庭,所有建筑和组景与方塘平行,呈方形构图。西庭为八角形水厅,庭内桥、廊、小路,都采取同八角形周边成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园内两庭并列,纵贯轴线,构成整齐的几何形布局(图4)。再如清晖园水庭也将池塘建为长方形,沿池点缀以水榭和半六角亭。此种几何式布局形式在整个中国传统园林中较为罕见,相对规整和秩序化的几何性,产生明确的空间导向性,使建筑与园主人的生活形成清晰的认同感。几何形式又并非单调的圆与方,通过有机的变化,在相对纯化的形式中营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
图4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平面图
3意境深远与世俗务实
意境接受的审美过程,即审美主体由浅入深,由实入虚的再创造过程,江南造园讲究实中见虚、小中见大、景中见意,即经由艺术家的精心构思,使外界景物形象与造园家的主体情思相互交融,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感知形象;而不同的品赏者从获取的审美形象中,在审美情感的激发下,即体味到更高层面的审美快感——意境。意境缘于园林的物质性建构,园主人对社会,人生,道德,理想的执著思考,俱凝结在园林的山山水水之间。江南园林十分强调借景和空间渗透,创造比实际空间更深更远的意境。如扬州何园靠墙的半边亭子中镶嵌一面借景用的镜子,将园内山水景观尽收镜中,虚实幻化,从不同角度,可观赏不同景致。类似的做法在拙政园船厅“香洲”内、退思园“菰雨生凉”轩内,均有应用,镜面反射湖水的波纹,令人坐于室内,有如在水上漂荡。远近融合也是江南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借景手法。如陈从周在《说园》中描述说“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因面山而构,纳外园外山景于园内。 凭锡寄畅园远借惠山,近借锡山,最大程度的拓展视域,使境界深味不尽。可谓纳两山风光造景,巧于因借,浑合自然。
与江南园林不同,岭南文化审美心理诉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