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煤矿015年安全生产攻坚方案(改)..docVIP

文化煤矿015年安全生产攻坚方案(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煤矿015年安全生产攻坚方案(改).

黔西县新仁乡文化煤矿 (2015年) 安 全 生 产 攻 坚 方 案 黔西县新仁乡文化煤矿 二零一五年二月三日 目 录 一、前言 4 二、矿井概况及现状 4 (一)矿井生产概况 4 (二)含煤地层与煤层 5 (三)井田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及地温情况 8 (四)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变化规律 8 (五) 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9 (六)矿井现状 10 三、攻坚目标和任务 10 (一)攻坚目标 10 (二)攻坚任务 10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20 五、攻坚内容 20 (一)强化瓦斯治理,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20 (二)加强水文地质调查,落实矿井探放水规定 22 (三)加强火灾的防治 23 (四)加强粉尘防治,落实防尘管理制度 23 (五)加强顶板管理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23 (六)严格机电设备入井准入,保证提升运输设备完好 24 (七)其他 25 六、实施步骤 25 七、保障措施 26 黔西县新仁乡文化煤矿 2015年安全生产攻坚方案 一、前言 为认真贯彻落实《毕节市安委会关于印发毕节市2015年煤矿安全重点县安全生产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毕安委【2015】8号)文件精神,即《省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贵州省10个煤矿安全重点县(区)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的通知(黔安办函)【2014】1号》和(黔府办发电【2014】133号)的要求和毕节市政府安排,结合我矿实际,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经研究,决定开展安全生产, 文化煤矿属新建矿井之一,于年设计年生产能力。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矿井划分为三个水平开拓,七个采区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1110m、+990m、+900m。+1110m水平标高以上设计一个一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设计用一个水平,一个采区一个工作面保产。 矿井有个进风井,个回风井,通风方式采用通风。采煤方法主要是炮采,走向长壁后退式,全部垮落式管理顶板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 (二)含煤地层与煤层 1、含煤地层 在龙潭组矿区内厚174.97~209.57米,平均厚194.68米。共含煤层(线)6~12层,含煤总厚4.30~8.96米,平均含煤总厚6.07米,含煤率2.05~5.12%,平均含煤率3.11%。区内将龙潭组含煤地层分为上含煤段和下含煤段;上含煤段为主要含煤地层,下含煤段含煤性差。现分述如下: 龙潭组上含煤段(P3l2): 龙潭组上含煤段(P3l2)在矿区内厚105.95~134.37米,平均厚115.67米。共含煤层(线)6~10层,含煤总厚3.23~6.78米,平均含煤总厚4.72米,含煤率2.05~5.72%,平均含煤率4.20%。 含稳定可采煤层一层(M9),大部可采煤层2层,(M5、M10),可采煤层总厚1.52~6.48米,平均总厚3.05米,可采煤层含煤率1.23~4.07%,平均2.25%。 龙潭组下含煤段(P3l1): 龙潭组下含煤段(P3l2)在矿区内厚58.86~80.20米,平均厚70.28米。共含煤层(线)2~4层,含煤总厚1.42~2.38米,平均含煤总厚1.86米,含煤率2.04~3.12%,平均含煤率2.68%。为零星可采煤层。 (1)M5煤层产于P3l中上部,上距P3c底75.32米,上距M4煤层底界17.57~44.73米,平均35.08米,下距M9煤层顶界17.10~44.73米,平均21.62米,层位稳定,呈层状产出,区内点状见煤率100%;区内局部可采,点状可采率50%。厚0.43~1.52米,平均厚0.78米,煤层厚度标准差0.16米,变异系数22.22%,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M5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不含夹矸。顶板为浅灰色、灰色薄至中层状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局部相变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伪顶为炭质泥岩,含黄矿结核。底板为灰黑色薄层状泥岩、局部为粘土岩。 位于P3l中上部,上距P3c底界83.53~116.59米,平均96.94米,上距M5煤层底板17.10~36.60米,平均21.62米;下距M10煤层顶板4.08~13.09米,平均8.51米。层位稳定,呈层状产出,全区可采,厚度1.28~2.14米,平均厚度1.72米,标准差0.21米,变异系数12.20%,煤层较稳定,为矿区主要可采的中厚煤层。煤层在矿区内结构较简单,多表现为单一煤层,部分工程控制见煤层含一层夹矸,夹矸厚0.05~0.20米,个别工程控制反映为2~3层煤层组成的复煤层。顶板岩性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直接顶板(伪顶)多为炭质泥岩或含炭质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底板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局部为细砂岩,直接底板(伪底)多为0.20~0.30米厚的炭质泥岩。 产于P3l中下部,下距P2m(P3顶界58.60~80.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