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鹰代表美国 哈蟆代表法国 虎代表英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熊代表沙皇俄国 肠代表德国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民谣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 自信天 不信神 忘祖仙 男无伦 女行奸 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 仔细观 鬼子眼珠俱发蓝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神发怒 仙发怒 一同下山把道传 非是邪 非白莲 念咒语 法真言 升黄表 敬香烟 请下各洞诸神仙 仙出洞 神下山 附着人体把拳传 兵法艺 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 拔线杆 紧急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 心胆寒 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 尽除完 大清一统靖江山 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原是山东、直隶(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河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义和团的成员以贫苦农民为主,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中的“八国” 德 奥 俄 美 日 意 法 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朝 八国联军 兵力 约8万清军 + 10至30万义和团战士 约5万人 死亡 1.5万至 2万人 600至 2500人 紫禁城内的日美将校 联军在乾清宫内 联军头目在某宫殿前 联军进入大清门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联军在天安门前列队 瓦德西 德国陆军元帅 1900年9月来华担任联军总司令 11月抵北京 1901年6月回国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八国联军在北京齐化门(今朝阳门)外屠杀义和团民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14日,北京沦陷,将1840年以来的民族屈辱推至极点。 被捕的义和团民 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命令清军斩杀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西、荷等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 内容 危害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 政治 严禁人民反帝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外交 划定使馆界 财富大量外流, 增加人民的负担 清政府成为 帝国主义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影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时间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X Y O 沧桑回眸 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深 原因: 俄、德、法、美、日、奥、意、英、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过程: 结果: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辛丑条约》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关天培英勇抗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阿古柏侵略新疆 左宗棠收复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英国走私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 1.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D.迫使清政府投降 2.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打开中国门户 D.迫使清政府投降 3.下列勒索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4.《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D.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学习测评 C A C D 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6、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年是甲午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