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历史综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长历史综述.

天长历史“千秋县”,位于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江淮之间,东临高邮湖,南依长江,西隈琅琊山,三面被江苏环抱,有安徽“飞地”之称。 天长县是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自己的生日而特设的县,始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割江都、六、高邮3个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年(748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千秋县随之易名天长县。此后政区变化先后有天长军、1946年月日,为纪念新四军名将罗炳辉曾一度改称炳辉县、1959年月日复称天长县1993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天长正式建县已有1257年历史。天长县(市),唐自创建后基本定型,明、清几无变化。近代疆域变迁较大。其中,变化最大要数抗日战争期间由新四军二师创建的淮南抗日根据地至建国前。此后仅为小范围调整。〔先秦时期〕天长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为人类活跃地区。时期,今天长镇西7.5公里的石梁镇古称卑梁,就是吴、楚边邑。楚平王时,两国因争桑而爆发大战。但至东晋前,境内并无县级以上政区设置。其大致,西周为准夷。春秋前期,以徐国为宗主国,后期先后属吴国、楚国。战国时期,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后越国退出江北地区属楚国(一)扬州管辖时期〔秦朝〕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属秦东海郡东阳、广陵县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本地为广陵、东阳二县地,属九江郡。 〔西汉〕 今市境属东阳县(治今盱眙县与天长市交界东阳一带)地。西楚时曾名为东阳郡,晋下阿,其归属,汉王元年(前206年),属项羽西楚国(都彭城,今徐州市)。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改属韩信楚国(都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下径称之)。六年正月,改属刘贾的荆国(都吴,今苏州市)东阳郡(治广陵,今扬州市)。十一年七月,英布灭荆国,旋为刘邦镇压,东阳郡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吴国除,东阳郡归汉廷。十二年十月辛丑,东阳郡改属刘濞的吴国(都广陵)。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国除,东阳郡改为广陵郡(仍治广陵),直隶汉廷。六年,析置临淮郡(治徐,今江苏境),东阳县属之。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临淮郡改属徐州刺史部,余仍之。西楚东阳郡,晋下阿,石梁郡。 〔附王莽新朝〕王莽篡汉,改临淮郡为淮平郡,余仍之。 〔东汉〕 初年,复名临淮郡,东阳县属徐州(治彭城,今徐州市)临淮郡(仍治徐)。永平十五年(72年),改临淮郡为下邳国(都下邳,今古邳镇),东阳县改属广陵郡(治广陵)。 两汉时期,本地为广陵、高邮二县之地,部分境域属江都县。广陵、高邮先后隶属于荆国、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泗水国、广陵郡。〔三国·吴国、魏国〕吴魏争夺江淮地区,今天长市为魏有,废东阳县,地属徐州广陵郡(改治淮阴,今属江苏)。三国时期,高邮、江都县废,本地属广陵县,仍隶广陵郡。〔西晋〕魏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东阳县,今天长市属其境,仍属徐州(仍治彭城)广陵郡(仍治淮阴)。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高邮县复立,东阳县改属徐州临淮郡。后改临淮国(都盱眙,今县城东北),余仍之。永嘉乱后,废东阳县。 〔东晋〕 太宁二年(324年),北方流民在今天长市一带侨置辽西郡(治舆,今属江苏)所属肥如等侨县。义熙七年(411年),撤辽西郡,改置北沛郡(治肥如),设肥如县(位今石梁镇一带),属北徐州。 时前秦南侵,晋朝谢玄领命北伐后,率领东晋军队,从广陵出发,经大仪、铜城、龙岗直取三阿。在今天天长市境内展开三阿之战击退前秦军。 〔南朝·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丁卯,刘宋代晋,仍之。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改北沛郡为南沛郡(仍治肥如,今石梁街)。元嘉二十年(443)前,仍名肥如县,后改称沛县。大明五年兼郡治),设沛、萧、相3个侨县,初属北徐州。元嘉八年(431年),改属南兖州。泰始二年(466年),北魏开始占领今天长市境,无新的设置。〔南朝·齐〕升明三年(479年)四月,南齐代刘宋,仍南沛郡,领3个县。后改南沛郡为沛郡(仍治沛县),领沛(治今石梁镇)、萧、相3个侨县,仍属南兖州(治广陵)。 〔南朝·梁〕 中兴二年(502年)四月,萧梁代南齐,仍之。天监五年(506年),撤销沛郡,改置泾州及泾城、东阳2个郡(一说天监十七年于沛郡侨置沛州及泾城、东阳郡,设沛、横山等县。徐文范说,治广舆,误。应为初置泾州,后改沛州,领2个郡4个县,治石梁镇)。侯景乱篡梁,改沛州为怀淮州(仍治石梁镇)。其中,泾城郡、沛县治石梁镇,石梁县治石梁镇附近;东阳郡(治故东阳城),设横山县(天监十七年置,位今天长市南15公里长兴乡横山一带)、义城县(位今天长市南13公里)。 〔北朝·东魏〕 武定六年(548年)十月,地入东魏,仍之。八年五月,北齐代东魏,承圣元年(552年)入北齐,仍为泾州(治沛,今石梁镇),领泾城郡(治沛),领沛县;东阳郡(治东阳故城,今属盱眙县),领沛县;东阳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