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论题总结
赋:陈也。铺陈叙述之意。 如: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非来贸丝,来即我谋。…… 二)赋、比、兴 比:比喻,打比方。如《硕鼠》用鼠类的贪婪来比喻剥削者。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叹之辞。1、关关雎鸠,在何之洲。 重章叠句: 《诗经》中,在诗歌的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有相同或相近的诗句、诗段重复出现,这种表现手法称重章叠句。它具有回环反复的表达效果与音乐美。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一、什么是楚辞 楚辞是战国后期,继《诗经》之后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诗体。以屈原、宋玉为代表。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其在表现手法上把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富于幻想,充满原始宗教的气氛;语言节奏摇曳多姿,具有楚国方言的特点。楚辞的产生与楚地民间的巫歌和方言等分不开。对后代文学影响深远 托物言志 也称咏物述志,是指作者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表面上是在歌颂某物的性质、特点或某些属性,实质上是借此抒发作者自我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手法。此表现手法开创于屈原《橘颂》,在表情达意上有委婉曲折的特征,对中国古代和现、当代的文学创作,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借景抒情 就是借助于客观之景物抒发作者的情怀。是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属间接抒情。 从《哀郢》看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1、对百姓的忧虑:“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2、对祖国的眷念:“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3、揭示出国家沦陷的原因:君主近小人远君子。“憎愠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屈原为楚国郢都沦陷所作。诗表达了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强烈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古代散文:主要指先秦散文。句式长短不一,不重排偶,不要求押韵。内容丰富,如诸子散文。 孔子“信”的思想 “子贡问政。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子路从而后》的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子路与老人的对话,体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思想。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思想内容 主要阐述了什么是浩然之气,什么是知言。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养浩然之气就是通过 “配义与道” “集义所生”的内心修养来实现。养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知言就是要知道言辞中的是非曲直。 《天道·轮扁斫轮》的主要思想 由于 语言文字存在着“言不及意”的局限性,所以“道”无法通过言语或文字传授,只能依靠修道者的亲身体验。 汉乐府民歌的成就 1、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 2、汉乐府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 3、汉乐府使用杂言体和五言体。 4、汉乐府表达感情激烈而直露,口语化。 律诗 律诗亦称“近体诗”,“今体诗”,唐代形成。诗有定句(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句有定字(五言和七言);音分平仄(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颔联、颈联对仗(词性相对);一韵到底(双句押韵,须押平声韵)。如杜甫《登高》。 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是苏轼对王维诗歌的赞誉,他将 绘画技法,如移步变形,视角的变化﹑色彩、 光线明暗的变化用于写景。使用绘画技法写景 使景物生动形象,易于激发读者的想象与联 想,并在大脑中呈现三维的画面感。 词:产生于隋唐的一种配乐演唱的歌。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并且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按调押韵,对仗要求不固定也不严格。每首词分数片,但以两片为多句式长短不一。 对联的格式 每幅对联分上下两联,要求:1、上下联字数相等;2、断句一致;3、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4、上下联的平仄只涉及到每句的句脚,通常是“仄起平落”;5、内容相关;6、横批可有可无。 《送孟东野序》是韩愈为孟郊到江南任职写的赠序。文章提出“物不平则鸣”的观点。并由物及人,层层推理:择其善鸣者鸣→列举历代善鸣者→孟郊等人是当代的善鸣者,之所以不得志归于天意,借以消释孟郊怀才不遇的感情。 唐代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其理论主张一是提倡“文以载道”,复兴儒学;二是“务去陈言”,反对因袭,提倡独创。唐代古文运动上承先秦散文,下启宋代古文,形成至今仍为经典的散文风格。 《狱中上母书?》的思想内容 《狱中上母书》是夏完淳狱中写给嫡母的诀别信。文章陈述了为报父仇遭受杀戮,不得报母之情,并对后事一一作了嘱托。文章表达了作者不能尽孝的痛心,以及继承父志反清复明视死如归英雄气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