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pod
苹果设计的锋芒
ipod-nano
虽然老是在讲时尚、讲设计,我自己其实是个比较不喜欢时尚的人,总是设法绕开时尚。因为要保持一个做研究的中立立场,如果过于投入某种时尚,老是怕中立性受影响,久而久之,对过于时尚的产品总有些退避三舍的畏惧。不过,苹果设计的产品,我就难以避免了,第一是性能比较好,第二是设计上的极限主义,减少到没有什么表面的设计,也很难推托。
我记得,几年前iPod 出来的时候,我看大部分的人都毫不犹豫买iPod。我当时希望用一个可以听音乐的,但是不需要这么“潮”的产品,因此在香港特别去一个专营MP3的店去找有没有性能和iPod 差不多,但不是这个品牌的MP3。我问店里那个精明能干的销售员:除了iPod 之外,有那款比较好的MP3可以推荐,我主要用来听古典音乐。他谈想了一下,说“我看最好的还是iPod”。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因为那个店员事实上是把几乎到手的生意推走,从他的职业良心上说,iPod 是最好的,我因此也就用iPod。后面Neno出来之后,我又换了一个,很好用。期间我也买过SONY 的,买过韩国三星的,相比之下,还是苹果的好用、好听、容易操纵,设计上也很得体。虽然苹果产品总是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但是产品和设计依然是好的,也是很容易在任何场合拿出手的设计。我作为一个设计老师,在学校里用苹果产品,是很得体的。
我们现在讲产品设计,苹果公司的设计简直是不能够不谈的,因为苹果设计不但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太大,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也很大。我们使用的iPod、 iPhone和各种玛金托什电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于产品的审美概念,如果讲21世纪的产品设计,苹果设计是无法绕开的主题之一。
苹果设计原来是由外部设计公司委托做的,后来组成了自己的设计部,因此大部分的设计是苹果公司自己的设计部做的。这个设计部叫做“苹果工业设计组”(Apple Industrial Design Group),我们简称为AID,或者AIDG。设计组是1977年成立的,那一年,苹果电脑的创始人斯提夫.约伯斯(Steve Jobs)请了工业设计师杰利.马诺克(Jerry Manock)设计苹果II电脑,并且通过马诺克来组织起苹果电脑公司的内部设计人才,斯提夫对于设计的挑剔简直是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业内尽人皆知,他和马诺克在设计上意见很一致,从开始就形成了苹果电脑的简约主义、极限主义的设计原则,产品都色彩简单、造型简洁、这个原则在苹果电脑公司里起码流行了10年之久,之后才有所改变。
ipod-classic-model
斯提夫.约伯斯从苹果电脑设计开始,就给马诺克提出很具体的设计要求,马诺克和同事、设计师特利.奥亚玛(Terry Oyama)根据他的要求,设计了早期的玛金托什电脑,设计上具备了极限主义的基本元素,这个设计逐步开始扩展到所谓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极端简洁的水平,这个“白雪公主”早先是仅仅在玛金托什SE电脑的设计上用的,却一直沿袭到现在的所有苹果系列产品设计上。称之为“白雪公主”,大约是出自1980年代英国人形容德国设计师迪特.兰姆斯( Dieter Rams)设计的一款干净、整洁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唱机组合为“白雪公主的棺材”( the coffin of Snow White)的这个典故,当时的说法可能是有贬义的,到苹果设计,就成为追求的目的了。这个设计原则,到后来的德国“青蛙设计”公司负责苹果公司的设计之后,竟然成为苹果设计的品牌原则,不过,奠定这个原则的设计师马诺克为了苹果公司的设计耗尽心血,每个星期工作90个小时以上,最后身体整个都垮了,也就退出设计班子,后来的人都不太知道他对于苹果设计的贡献了。
马诺克组织的苹果设计小组原来叫做“Apple Design Guild”,早期这个组织是松散的,但是在斯提夫的要求和推动之下,这个小组逐渐形成为工业设计部门,朝世界一流的设计推进。当时苹果电脑公司自己的设计人才不够,又不知道如何招募到高水平的人才,马诺克就建议苹果公司举办设计竞赛,从竞赛中选择色设计人员,1980年代,苹果设计在很多杂志上宣传竞赛,并且有很好的奖项,因此有好多设计师都参加,胜出者受到苹果电脑的注意,逐步被网罗到苹果公司的设计部里来。这样在不长的时间,苹果设计的人才已经非常优秀了。
通过这种设计竞赛选入苹果设计的杰出设计资源之一,就是一家德国设计公司 “青蛙设计”,叫做Frog 设计事务所。这个事务所的负责人是哈特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事务所的缩写叫做“Frog Design”,因此很多人根据英语意思称之为“青蛙设计”,其实这四个字母就是“联邦德国设计事务所”的意思,和“青蛙”并无关系,不过习惯成自然,我们一般也就称之为“青蛙设计”了。这个公司除了奠基人艾斯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