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卷答案解析
* 7、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研发有何意义?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回答。 1、使承载中国文化的汉字摆脱了危机,顺利进入了信息时代; 2、使中国印刷业达到了新的水平,民族产业占领市场; 3、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 4、弘扬了中国古代科技,启示我们继承和发展东方科学,实现自主创新。 13、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成语)描述。 晋平公:从谏如流 择善而从 察纳雅言 祁黄羊:出以公心 不念旧恶 一碗水端平 腹 :大义灭亲 铁面无私 不徇私情 14、请具体说明“善”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 1、平公曰:善 晋平公认可并批准祁黄羊的建议。 2、国人称善焉。 国人对祁黄羊的荐举、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午的称职表示赞赏。 3、孔子闻之曰:善哉。 孔子对祁黄羊的荐贤原则表示赞赏。 15、不同之处: 1、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暂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 2、第二种解读认为,曾暂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也没谈拢。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暂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看法及理由: 示例一:赞同第一种解读。 理由: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了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暂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示例二:赞同第二种解读。 理由: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暂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19、 (1)泉响空山,月明风露的幽静之景,醉翁啸咏与流泉之声应和的景象,写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的向往。 (2)醉翁离去后流泉的“朝吟夜怨”,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作者借以抒发对欧阳修的怀念之情,也直接表达了“思翁无岁年”之“悲”。 23、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谋篇方面:从作者的名字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线来谋篇布局,对梅花的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入,凸显了梅花独特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 立意方面: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1)万木萧瑟,大雪压境,体现了梅花凌霜傲雪的风骨。 (2)千年老梅,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体现绝处逢生的生命力。 (3)淡云晓日,薄寒细雨;小桥清溪,明窗疏篱;诗酒横琴,林间吹笛,彰显超凡脱俗的品质。 启示:找准区域,找出标志,提炼概括。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