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魏晋繁杂、各式异样,既有对前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对后来阶段的开启,更有只属该阶段所有的南北朝时期,在分裂的中国大地上兴起的国家数量极多,局面纠纷复杂,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这期间的王位更替,更是缤纷独特之方式:东晋门阀政治下的王位更替。三国时期的王位更替魏:得失皆由篡曹魏是三国中面积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打拼下这片江山的是曹操,他的父亲曹嵩是桓帝时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来历,早已成了疑案,有的说他是由曹腾的本家过继过去的,有的说他夏侯氏的儿子,真相到底如何,现在也没法知道了。在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的形势下,曹操代汉自立为皇帝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说“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略》),将建立魏朝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继承人。曹操对立嗣以长的规矩不怎么在意,但还是遵从立嗣以嫡的原则的,因此,在他的二十五个儿子中,有资格成为继承人候选的,就只有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了。这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中曹熊早死,曹彰虽然打仗十分勇猛,但也被排除在继承人候选之外,到最后曹操对继承人的考察和选择,就成了在曹丕、曹植中的二选一了。曹植在文学上的才华是很出众的,曹操本人也是一个文学家,自然对他颇为欣赏,但曹操在他的生活中主要是以政治家的面目出现的,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更是如此。曹植在政治上也是有一定才能的,他“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受到曹操的肯定,还得到了在曹操出征时镇守都城的培养和重用,有几次差点就被立为太子。但是操植行为放任,“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而曹丕则善于矫情自饰,颇有政治斗争的才干,所以在继承人的竞争中,曾遥遥领先的曹植最后还是败给了曹丕。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被曹操立为太子。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正式登基为帝,国号为魏,魏朝便正式取代汉朝而建立了。曹丕是为文帝。曹丕在即位后,对曹植这个曾经的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系列打压,不但杀害了支持他的丁仪、丁廙等人,还将他本人由王贬斥为侯。后来曹植的王爵虽然得到了恢复,但却失去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在黄初四年的时候,他上疏曹丕,希望自己能为魏朝的统一和建设出一分力,曹丕为了防止他东山再起,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对于手握重兵、能征善战的曹彰,曹丕也是一登基及撤销了他带兵的权力,进而剥夺了他参与政治的权力,遣归封国。曹丕的皇后郭氏没有儿子,曹丕就一直没有立太子。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病重的曹丕,这才立庶长子曹睿为太子。同月,文帝曹丕去世,时年二十二岁的太子曹睿继位为帝,是为明帝。曹睿年纪尚轻,在即位前又不接交朝臣,过问政事,曹丕担心他不能负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在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又指定了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四人辅政。曹睿即位后,很快就将握有重权的曹真、司马懿由中央调往外地,既委以方面重任,又确保了政由己出,很有效的避免了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的大权旁落,权臣执政的局面。曹睿的这种处理办法,是值得一书的,同时也证明了他父亲曹丕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曹睿没有儿子,在青龙三年(公元235年)的时候,他就收养了宗室曹芳和曹询为养子,为继承人的选择做准备。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明帝曹睿去世,临死前立曹芳为太子,令曹爽(曹真之子)与司马懿辅政。时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为帝,是为邵陵厉公。按照曹睿遗诏的意思,朝廷大政应该由辅政的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决定。但在开始的时候,兵权和朝廷重职,都把持在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的手里,司马懿则被任命为有高名无实权的太傅,大权全归于曹爽之手。面对这不利局面,大野心家司马懿一方面假装生病,麻痹曹爽,一方面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儿子司马师等亲信安插在要害职位上。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等人陪同曹芳离开都城洛阳到祭扫曹睿的陵寝,司马懿借机突然发难,控制了洛阳,关闭城门,并以太后之令免除曹爽等人的职位。此时曹爽等人虽然局面被动,但如果他听从桓范的建议,带着皇帝前往旧都许昌,以天子的名义调集四方兵力讨伐司马懿,则胜败尚未可知。但曹爽在犹豫许久之后,却抱着“不失为富家翁”(《晋书?宣帝纪》)的幼稚想法,选择了束手就擒,让司马懿轻易的取得了政变的胜利。几天之后,曹爽等人被诛灭三族,曹魏的大权,就完全落入司马懿手中了。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长子司马师继续执掌大权。在此期间,曹魏宗室及忠心大臣被一一铲除。嘉平六年(公元254 年),忠心于曹魏政权的大臣李丰等人,企图从司马师手中夺回大权,事泄被杀。对此有所不满的邵陵厉公曹芳,也被司马师废黜,改立曹霖(曹丕之子)的儿子,时年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是为高贵乡公。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

文档评论(0)

xzn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