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初中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
初中课内现代文阅读复习
七年级上册
《风筝》
作 者 简 介: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 要 思 想 内 容:
本文通过对风筝事件的序数和严肃的自我解剖,批判受封建教育思想影响,表达了对现实的极端憎恨对春日温和的无限憧憬。
课 文 主 要 内 容 感 知:
1、课文第1、2自然段都写了什么?
这两个自然段由景入题,由北京的冬天引出对故乡春天的描写。
2、作者怎样引出描写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的?
先写北京的冬天,“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远处有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似乎看到了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
3、作者是怎样写故乡春天的景象的?
先写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再写仰头所见,天空中抬头看见的是“淡黄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再写地上“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4、小兄弟偷偷做了一个什么样的风筝,你从本段中哪些地方看出小兄弟的人物个性特征?
做了一个蝴蝶风筝。他很聪明,很会设计,动手能力很强。
5、“我”发现了小兄弟的秘密采取了什么行动?小兄弟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我”的动作: “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我”的神态:“傲然”。
小兄弟的表现:“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6、“我”和小兄弟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谁来说说对比的作用?
写“我”的盛怒和蛮横,写小兄弟的恐惧和无助,这种对比突出了“我”对他“精神的虐杀”。
7、 “我”的惩罚指什么?
当“我”从一本外国书上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先前那“精神的虐杀”的一幕,骤然在眼前展开,内疚而沉重的心绪袭上心头,使“我”坐卧不安,使“我”“惊异和悲哀”。内心充满悔恨与自责。
8、作者写道:“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
因为“我”一向以为管小兄弟管得对,现在见到书上写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了惩罚,对“我”来说,良心受到强烈的遣责,所以谓之“不幸”。
9、第11自然段这样写:“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为什么“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时秩序能够得以维持的原因,因此令人悲哀、沉重。
《小巷深处》——时间顺序。小巷、竹棍两者是寄托感情的物体。
课 文 主 要 内 容 感 知:
1、文章前四个自然段都写了母亲哪些事情?
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她以卖冰棍为生,她好心地收留了“我”,一个弃婴。为了“我”,她拿出所有积蓄换了住处,使“我”在降临到人世间以后,真正拥有了一个“家”。为了“我”,她甚至改变了以往的泼辣性格。
2、课文5~8自然段都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课文5~7自然段重点写母亲为了“我”终年辛勤劳作,苦心经营,为了多一点收入,宁可“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卖”,任凭夏日“毒辣的阳光”把“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母亲含辛茹苦,却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第8自然段写母亲为“我”读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骄傲。
3、母亲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她的心却是非常细腻的,课文9~13自然段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母亲的内心痛苦,她是怎样对待“我”的感情变化的?
如第11自然段,面对“我”对母亲和家的感情变化,母亲“依旧满面春风”,她不让人看出她内心的孤独和痛苦。如第13自然段,母亲听出了“我”说话的弦外之音,仍然为我弄好吃的。
4、课文写母亲最感人的情节在哪里?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最让人感动?
写母亲克服困难,每月进城给“我”送生活费和营养品,却为了照顾“我”的情绪,每次都默默地让别人带到学校,自己孤零零地回家。第25、26、27、28段最让人感动。
5、“我”对母亲的感情可分几个阶段?
共分四个阶段。
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
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殷地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
悔悟,为自己的虚荣无知而流泪。
6、分析文中母亲、女儿的人物形象。
母亲的形象:高尚无私、坚韧执着、默默奉献
“我”的形象:为爱感动、悔悟改过、懂得爱心
7、“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女儿心灵呼唤体现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充分让本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全面升华。
《春》
作 者 介 绍: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学者。有散文集《踪迹》、《欧行旅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他上课时不用讲稿,而出口成章,一时传为佳话。在五四新文化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