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员管理度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一节 职位分类概述 第二节 职位分类与职务序列 第三节 级别的设置 一、职位分类的内涵与依据 (一)职位分类的内涵与特点 (二)品位制的历史演变 职等 图2.2 (三)职位分类制的历史演变 (四) 西方国家公务员的类别 二、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比较 (一)品位制的涵义 (二)品位制的历史演变 (三) 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优劣对比 三、我国实行职位分类制度的意义 ——为公务员的考试与任用提供科学依据 ——为公务员的考核提供参照系 ——为公务员的工资待遇的确定提供依据 ——为公务员培训提出明确要求 ——为促进行政体制改革提供制度环境 第二节 职位类别与职务序列 一、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改革 1993《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只是职务分类制度,而非职位分类制度,弊端在于: ——缺乏多样化职务序列而导致公务员晋升渠道单一 横向分类不明确,纵向只有级别差异,体现官本位 ——缺乏专业技术类职位设置而导致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 人才的流失 2005《公务员法》设计了新的职位分类制度 ——科学、合理划分了公务员职位类别 ——呈现多样化 ——授权各机关设置本机构公务员具体职位 二、职位类别 三、中国公务员的职位序列——纵向的分类 第三节 级别设置 一、级别的功能 三、确定级别的依据 (二)法官、检察官等级制度 * * ——分类的出发点: 以工作内容为对象 ——分类的依据: 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任职的资格条件 ——特点: 以事为中心 ——主要内容: 对每个职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责任、地位、工作程序都详细界定— 根据该界定将职位分为若干类别和等次—每个具体职位都有饱和工 作量—每个职位的升迁途径相对确定—上述所有内容均在职位说明 书中有阐述—对公务员的管理以是否旅行职位说明书中的职责为据 ——基本构成元素(关系见图2.2) 职位、职系、职组、职级 起源 欧洲早期的公、侯、伯、爵、男的品秩;中国古代的官位制度 近代英国品位制的实践 1854年《关于建立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报告》,主张公务员分高级与 低级两类;1870年颁布了公务员制度的第二枢密令,将公务员划分 为执行政策的上层和办理日常事务的下层;1890年增加了中间级 20世纪英国品位制的发展 1920年将公务员设为四级:行政级、执行级、事务级、助理级,每级中又分 若干级;二战后,将公务员分为实业人员(内含10种)和非实业人员(分为 专业人员和一般行政人员,一般行政人员分为行政级、执行级、事务级、助 理级,专业人员如法律、统计、科学、医务、邮政等);1971年建立新的分 类结构,逐渐将品位制向职位分类制转化 职门 职组1 职组2 职系1A 职系1C 职系2A 职系2C 职位1A1 职系1B 职位2A1 职位2A2 职系2B 职位2A3 职位2B1 职位2B2 职位2B3 职系2C1 职系2C2 职系2C3 职位1C1 职位1C2 职位1C3 职位1B1 职位1B2 职位1B3 职位1A2 职位1A3 起源 美国工商业界推行泰勒的“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制度(1895), 获得巨大成功,政府借鉴此做法 美国的实践 1896年联邦文官事务委员会明确提出,以公职人员的职务和职责作 为职位分类的依据,1923年美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联邦政府职位 分类法案》,并经国会通过实行 20世纪末职位分类制在美国的发展 1978年美国对高级公务员实行“级随人走”的办法,将品位制的某些 因素融合进职位分类,以克服职位分类程序繁杂的缺点;1993年克林 顿政府的《联邦政府工作考察报告》,对新的 “高级行政官系列”采 用品位分类法。预示着两种分类方法的进一步融合 行政官 ——行使职权时地位的独立性不同 ——身份保障不同 ——知识要求不同 ——适用法律不同 司法官 公务员在公务活动中的差异 通过考试录用的,执行政务官的政治决策,并负责具体工作,实行常任制 事务官 主要指通过选举或者政治任命产生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行政首长,实行任期制 政务官 人事制度层面的差异 不适用公务员法,通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