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反洋教斗争
三、反 洋 教 斗 争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右,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教士白日升(译名)至成教传教,后奉命转川南发展教务,天主教遂传入宜宾。康熙末(1720年前后),江西临川府清江县天主教徒吕姓一家,迁来宜宾城观音阁(今冠英街),经营“佑盛号”药铺,城内信此教者渐增。至乾隆初(1740年以后),宜宾城内已在教徒家举办宗教仪式,由吕格肋多(华人,吕姓,“格肋多”,乃教名)为主持人。
乾隆四十七年(1782),宜宾县横江镇建立了当时四川第一个天主教修院,把早此二年建立的云南龙溪县修院并入其中,先后培训神甫27名。由于清王朝在雍、乾、嘉、道年间执行禁教令,因此,此修院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被清廷派兵捣毁。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中被添进了“任法国传教士在各地租买土地,建造自便”等条文。天主教川南教区遂于咸丰十年(1860年)在宜宾城设立。天主教从此在宜宾各地迅速发展。
同治元年,在宜宾城文星街开工兴建天主堂老经堂;同治三年在宜宾城郊关刀田修建综合性经院一所;同治五年修建长宁双河教堂;同治九年(1870年)开工兴建都长街“永生公馆”,光绪元年(1875年)竣工,命名为:大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川南教区永生公馆;同治十一年,兴建古宋天主教堂;光绪二年,在城郊扇子田修建一所天主教初级备修院,在火地沟建玄义玫瑰教堂;光绪十年兴建筠连天主教堂。
眼红了的英国基督教内地会、美国浸礼会亦于光绪十四年(1888)、十六年(1890年)分别进入宜宾。
鸦片战争后雍、乾以来的“禁教”政策被外国人的船坚利炮彻底轰垮了。咸丰八年(1858),清庭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咸丰十年(1860)与法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两条约为天主教传入内地提供了合法依据,天主教、基督教在各地迅速传播。中国人几千年来,尊孔崇儒、信佛、信道的文化传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士、绅阶层面对入教者不祭祖先,不敬神佛,不崇孔子、男女混杂做礼拜的行为视如寇仇。老百姓则深深感受到,由于这些洋人的侵略,各种各样的赋税提高了几倍,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可是,那些传教士却凭借条约的庇护变得有恃无恐,不仅在思想文化上大肆入侵,而且通过建房置业壮大声势,宜宾县就有法国房产50所,地产200亩;长宁有法国房产5所,英国房产2所;更有一些传教士干预地方内政,横行不法,纵容刁滑教民为非作歹。当时,宜宾城的百姓曾将欺压群众的首恶称之为:“一官、二绅、三袍哥,外搭天主教。”担任主教33年之久的沙德勇,(或译“沙德隆”)其亲信劳德高,居然成了泸州一个“公口”的舵把子,曾多次在川南叙、泸一带打监劫狱,估逼地方官释放盗匪。光绪五年(1879年)来宜宾的罗笃信,常用马棒打人,众称“罗马棒”。一次,南溪县处决犯人,罗笃信硬说绑在十字架上是“侮辱天主教”,闯进法场,估将犯人释放。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来宜宾的董(译音)教士,公然在菜园枪杀农民。主教唐蔼铎的随从也开枪打死一位农民。
在这种情势下,宜宾人民仇视洋教的情绪势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光绪二年7月,内江爆发了武装反洋教事件,宜宾白沙乡民众积极响应,一举捣毁关刀田修院;光绪二十一年,川南、川西教区爆发反帝反洋教事件,宜宾民众又一举焚毁了火地沟天主教堂;光绪二十四年,四川爆发了大足县龙水镇余栋臣领导的第二次反洋教斗争,打教队伍六、七千人,分途出击资州、内江,所到之州县教堂全被毁,教民生活、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历时5月,震动全川。宜宾人民闻风响应,在各县掀起了波浪壮阔的反洋教斗争,帝国主义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依据天主教川南教区法文档案的记载,当时的情况是:
散居在宜宾县城外的教徒已在当地呆不下去了,纷纷逃进城的达3000余人,汇聚到叙府公济堂主教住所,由主教暂作安置。各修道院修士暂停疏散。1989年12月7日清政府另增兵至叙州府设防。
高县:县城的一个礼拜堂和附设药房被捣毁。罗家坳场上的一座药房和小教堂也被毁坏。“高县县官让一群人蜂拥前往药房。他(县官)亲自指挥毁坏药房,过后又让人在他管辖的整个区域里拆毁药房,抢劫并驱逐教徒”。
筠连县:有民众二百余人在团防首领张松林、陈均生、林义生,莫英坝的陈凤山,中学毕业生王瑞堂的带领下攻打筠连县城。教会仓卒中向筠连县官求救,筠连县官置之不理。他拒绝抢救神父古地亚最贵重的物品,并且出城招待和鼓励群众。群众毁损了筠连城内的教堂、医院、药房、教士住房及城内数十家教徒的住房。
长宁县:县城内有保正陈畏九,居民王艺陶、卢新松、张诚等人,他们各自引武装群众进城,四处攻击教徒,王艺陶带人杀了民愤极大的教徒曾号新。县城内的小教堂和药房全被毁坏。在安宁桥,保正栗德川和民团首领万云风联络,引人将一个教会药房毁坏。
江安县:张山坝、山冲塘、大渡口的教堂被毁坏,巴渡口的一所教会学校,一所药房及菜坪坝的另一所药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