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口镇说明书
第一章 概 况
口镇位于莱城区中部,东至大冶、崔家庄、李家楼与见马乡接壤,西至山口、太平、许家洼隔汇河与羊里镇相望,南至野庄、垂杨、陶南、马陈分别与张家洼镇、方下镇为邻,向北分别雪野乡、腰关乡相连。东西长13公里,南北宽为15.5公里,总面积为112.5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包含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赵家村、下水河、林马七个行政村,南距莱城区15公里。
据考证,口镇始建村在周朝。古为齐鲁通道,后为通往济南、博山的交汇点,是莱芜出山进山的隘口,俗称口子、口子街。明嘉靖时称土子口。清嘉丰年间筑石寨。民国初称口子镇。1941年属莱东(博莱)县、莱芜(北)县。1945年,称口镇区。1949年至1953年莱芜县政府曾设于此。1949年定名为口镇。1957年,口镇并入港里区。1958年3月改为口镇乡。同年10月,改称口镇公社,辖口镇、港里、林马、陈林、山口、水河管理区。1960年4月,原羊里公社的陶镇管理区划入口镇公社,共辖7个管理区、53个行政村。1981年3月,雪野库区移民于陶镇管区新建雪陈村。1984年4月,改称口镇办事处,辖54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1985年10月,改称口镇,辖46个行政村,沿袭至今。1996年底口镇全镇总人口为60438人,其中镇驻地户籍人口11634人。
口镇地处鲁中泰沂山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冬天高气爽。年平均气温在11.3℃—13.0℃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653.0毫米。境内一年光照时数平均为2629.2小时,光照率为59%,平均每天光照7.2小时。口镇属半湿润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东风。
镇域内有汇河、方下河两条河。汇河是莱芜北部的主要排洪河道,也是莱芜市第二大河。位于方下河上游的大冶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总库容4820万平方米,兴利库容2870万平方米,死库容91万平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61万亩。
口镇镇域内地下水丰富,泉水众多,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上水河、塔山一带。西南地下水水质属碳酸盐类型,北部地下水水质属重碳酸盐类钙镁型水,属中型水,淡水。地下水流向为由北向南流。
口镇境内地形复杂,北部、东部为低山丘陵,西南为缓阶平地,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东北高西南低,西狂山最高,海拔500.3米,
- 15 -
西南陶镇附近最低,海拔184米。
口镇境内土壤分为棕壤、褐土两种。矿藏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铁、煤、石灰石、蛭石、铜等。
口镇属缓冲地震带,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基容许承载力为29吨/平方米。
口镇的自然灾害多以旱涝为主。
第一节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突出的地理位置,优越的交通条件:口镇地处鲁中腹地、莱芜市中部,距莱芜市莱城区15公里,域内有莱明路、口镇-淄博、口镇-泰安的省级、市区级干道穿过,为莱芜市的重要门户。
突出的中心镇地位:口镇为全市的中心镇,中心辐射作用十分明显,1995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省“百新工程”试点镇。
3. 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本镇农业基本生产较为稳定,种植业、林
业、渔牧业因地制宜、发展较均衡。
丰富的的资源条件:本镇矿产资源丰富,含有大量的铁、煤、铜
等,同时地下水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也较丰富。
5. 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发展前景:本镇工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与基础,
现有4处较大的国营企业。全镇劳动力资源丰富,水电条件优越,
工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
6.良好的城镇建设基础条件:中心镇规模较大,城镇建设用地条件
良好,发展余地充分,建设、管理有序且规范。
7. 良好的人才教育、培养条件:口镇注重教育、注重科技、注重人
才,是促进本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1.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完善,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基础较
差,在一定的 程度上阻碍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2. 村庄规模小,建设档次偏低,辐射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思想观念需要转变,经济的整体素质、企业的经营机制与市场经
- 16 -
济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发育程度低,虽然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商品率不高。
第二节 规划期限、规划依据
1. 规划期限:
近期:1997—2000年
远期:1997—2010年
2. 规划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村镇规划标准》
⑷、《莱芜市总体规划》(1997—2010年)
⑸、《莱芜市农业区域开发总体规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