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docx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

3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野外观测规范与方法3.1观测场地设置与采样设计3.1.1 观测场布局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观测场地包括:主观测场、辅观测场、站区调查点。对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观测场地相当于一个样方或几个样方的集合。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代表性,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应该对本区的主要代表性植被类型都进行长期观测,包括本区域的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重要的人工林、其他分布面积很广的群落类型,将其中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的典型地段设为主观测场,其他类型设为辅观测场。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辅观测场是主观测场的补充,而不是重复。站区调查点是辅观测场的一种,指用来完成动物或其他调查项目(如社会经济调查)的固定区域,或特指离站本部较远、不受生态站管理控制的辅观测场地。主观测场要求设置在研究站所在地区内最具代表性的森林植被类型分布的地段,最好还开展包括水分、土壤和小气候等环境因子在内的综合性观测。鉴于水物理要素监测要求以集水区为基本观测单元,主观测场应该尽量设置在一个集水区内。3.1.2 观测场设置3.1.2.1仪器与工具在设置样地、样方和样线的过程中,一些常规的工具是必需的,包括测绳、皮尺、塑料绳、罗盘、地形图、海拔表、高精确度GPS、醒目的标桩等。其中标桩数量要求比较多,具体数量根据样地的面积和样线的长度等具体情况确定。在主观测场还需要带有编号的标牌(保证在100年时间里不会发生标牌丢失或字迹模糊等难以辨认的情形,否则需经常更换标牌)、固定标牌的铁钉或铁丝等。3.1.2.2步骤观测场地的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区域植被和土壤分布调查,完成大比例尺(1∶10 000 或1∶15000)植被图和土壤图,以及区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分析报告;(2)基于区域植被调查确定样地布局和各样地位置,写出观测场选址说明报告,完成生态站观测场布局的平面图;(3)根据种-面积曲线法确定各观测场的群落最小面积;(4)根据群落最小面积、样地使用时间长度、场地所在地的地形及其均质性等确定观测场面积;(5)样地围取;(6)基于区域植被图和土壤图对选定的观测场进行一次生物和土壤分布情况的认真核查,写出观测场植被及土地利用历史和现状的调查报告,完成乔木编号和平面坐标定位图;(7)设计长期采样方案;(8)建立必要的观测、标记设施以及样地保护设施;(9)材料整理与存档。3.1.2.3方法要点(1)观测场的面积。用于测定森林种类组成和生物量的观测场地,又叫森林标准样地。标准地的合理设置极为重要,首先是选址,要设立在能代表当地植被类型而且林相相同、地形变化尽可能一致的地段。样地的形状和大小方面,通常是选用正方形或长方形,其一边长度至少要高于乔木最高树种的树高。一个基本原则是,标准地的面积最少必须大于群落最小面积,一般情况下可取20 m×20m或30m×30m 的面积。设置标准样地时,应尽量避免主观性,样地最好要有重复。不过在地形变化剧烈的森林中更多地选择匀质的样地是有困难的,但尽最大的可能向该方向努力。作为长期固定样地,考虑到观测项目较多,以及持续观测和其他偶发因素可能造成的破坏,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样地面积应该尽可能足够大,一般认为至少应该达到1hm2。CERN对森林生态系统主观测场的面积要求原来比较小,从2004年开始要求统一扩大到1hm2,即100m×100m。辅观测场的面积可以适当小于主观测场,但不能小于群落最小面积,表3-1为CERN对森林站观测场地的面积要求。在样地设计中遵循“样地各边长应为10m的整倍数”的原则。表3-1 CERN森林站生物群落类型调查的取样面积地区站例主观测场(2004年以前)主观测场(2004年调整后)辅观测场和站区调查点热带西双版纳站100 m×100m(雨林)100 m×100m(雨林)40 m×40m(雨林和季雨林)亚热带贡嘎山站、会同站、鹤山站、鼎湖山站、茂县站40 m×50m(人工林)50 m×50m(自然林)100 m×100m(人工林)100 m×100m(自然林)30 m×30m(人工林)30 m×40m(自然林)温带长白山站、北京站30 m×40m(人工林和自然林)100 m×100m(人工林和自然林)20 m×30m(人工林和自然林)(2)样地围取。首先确定一个原点(通常在坡的下部,位于所调查生物群落的中心),沿等高线确定样地的一条边(边的长度取决于规定的样方面积),然后以第一条边的终点为起点向上引出第二条边,在拐角处用罗盘确定角度为直角。同理,再分别确定第三条边和第四条边。最后,要求到达原点的闭合差不超过样地周长的1%。样地围取后,用GPS准确定位,在示意图(示意图可以画在一定大小的坐标纸上)和地形图(1∶10000)上标出具体位置,四周用标桩固定,以便下次调查时能顺利找到同一样方,并及时设置必要的保护性围栏。(3)样地所代表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