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野苑藝文學會吳文成會長編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鹿野苑藝文學會吳文成會長編輯

北齊 佛立像 北齊 佛立像 北齊 佛立像 北齊 盧舍那法界人中像 北齊菩薩立像 高78公分 菩薩頭戴寶冠,臉形長圓,雙目微瞇俯視,稜角唇線清晰,下頷圓潤,表情和藹親切。袒上身,佩連珠項圈。帔帛自肩臂垂下。左肩斜披長串瓔珞,跣足立於圓台上。顯得華麗無比。 龍興寺出土菩薩像 北齊 菩薩像 北齊 思維菩薩像 在沉思的眼神中???? 愉悅的神情之中,不失莊嚴; 親切的氣氛之中,帶有可敬。 日本 木雕像 菩薩思惟半跏像 七世紀 中國 石雕像 菩薩思惟半跏像 六世紀中 韓國 金銅像 菩薩思惟半跏像 七世紀 北齊佛像 北齊菩薩像 山東佛像莊嚴優美 從石雕工藝來看:山東有精美的畫象石傳統雕刻藝術,並吸收河北地區優秀的刻造佛像技法。 從佛像的神態來看:有深厚儒家漢文化的審美氣質,在北魏晚期時,有「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的神韻。北齊時,雕工簡潔流暢,神情靜謐端祥,有「曹衣出水」薄衣貼體之新風格。 從造像者身分來看:北朝時經濟繁榮、佛事最興盛,僧人和雕刻家直接參與雕像,把握住相好莊嚴的宗教精神含意。 北齊 佛七尊像 漢白玉 高73公分 河北臨漳縣出土 北齊 交脚菩薩像 北齊 阿難尊者像 北周(557~581)時期: 北周君主護持佛教,但在武帝建德二年(573)發佈禁毁佛、道二教,使佛教嚴重破壞。史稱第二次法難。北周佛像臉形豐圓,身體飽滿,袈裟厚重,神情敦厚莊嚴。有麥積山、敦煌等石窟,陝西地區佛寺造像。 北周 第428窟 北周???? 彩塑像??? 第290窟 ? 北周彩塑出現二弟子造像。整體造型,面相豐圓,神情端 莊祥和,通體比例上身略長、頭略大、胸平坦、腿粗短。 佛像 北周 第60窟 頭高163公分 佛作低平肉髻,容貌豐腴祥和,凝神靜思之狀。 北周 高167公分 北周(557~581年)高170公分 北周 北周 北齊 菩薩像 北周 石雕 第47窟 高102公分 菩薩戴蓮花冠,面容豐潤慈祥,裝飾華麗瓔珞,身姿端正優雅, 顯示出雍容尊貴慈祥親切的表情。 菩薩像 北周 黃花石 西安博物館 觀音菩薩立像 北周 高60.5公分 北齊 菩薩立像 北周飛天這是運用淺浮雕和壁畫相融合的藝術風格,面部、胸腹手臂和雙足,均用細泥浮塑,衣裙、飄帶、流雲均是彩繪而成。 北齊 佛七尊造像碑 北齊 佛七尊造像碑 完 歷 代 佛 像 之 美 —魏晉南北朝(下)— 鹿野苑藝文學會 吳文成會長編輯 南朝(420~589年) 建都在南京,有宋、齊、梁、陳,各帝王崇信佛教。南朝重義理,建佛寺,文物留存稀少。四川萬佛寺遺址。 文人藝術家參與(陸、張、戴)造像受漢族文化,秀骨清像美學影響,佛像面容清秀,穿褒衣博帶式袈裟,神情溫和慈祥,如文人雅士氣質。 佛立像龕 梁普通四年(522年) 砂岩 高35.8公分 成都萬佛寺出土 四川省博物館藏 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大同3年(537年)高129公分 釋迦佛像 砂岩 成都萬佛寺出土 大通元年(529年)高158公分 印度秣菟羅佛像 鹿野苑佛像 犍陀羅佛像 大通元年(529年) 印度秣菟羅佛像 東魏(534~550)時期: 東魏遷都鄴城(河北臨漳縣),大批洛陽僧尼隨之東移。造像主要有山東青州、河北地區佛寺造像。 西魏(535~557)時期: 西魏遷都長安,造像主要有麥積山、敦煌石窟等造像。 兩魏雖國祚甚短,但帝王與貴族都尊奉佛法,佛教盛行。造像近似北魏晚期風格,神情清秀溫文儒雅,袈裟衣紋舒展流暢。 臨淄西天寺 高5公尺 博興縣興國寺 高5公尺 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 東魏 佛三尊造像 貼金彩繪 高310公分 青州博物館 佛三尊像 東魏(534~550年) 山東青州龍興寺 風格近似北魏晚期,溫文儒雅,衣紋舒展流暢。 東魏 倒龍吐蓮臺 佛立像 東魏 震旦藝術博物館 東魏 佛立像 東魏 菩薩立像 思惟像 東魏興和二年(540年) 石雕 高59.5公分 北京故宮博物院 河北曲陽修德寺出土 菩薩立像 東魏 漢白玉 高27公分 河北定州出土 西魏大統四~五年(公元538~539年)的墨書題記。面貌清瘦, 眉目疏朗,神釆俊朗而瀟灑,屬於南朝秀骨清像名士風度。 西魏 432窟 中心柱東向龕 像高125公分 西魏 菩薩像 高一二五公分 佛菩薩像 第135窟佛高163公分 佛面貌豐腴祥和,著寬鬆袈裟,衣褶流暢波動覆於座下。二脇侍菩薩恬靜虔誠,俯視在聆聽佛法。 西魏佛像 眉目清秀,嘴角微揚,和藹微笑,神情俊秀而慈祥 。  此尊佛像具有我國文化、藝術、審美的思想,神韻生動、溫文儒雅, 北齊(550~577)時期: 北齊各皇帝篤信佛教,大力支持佛教事業,據傳北齊境內有僧尼四百餘萬人,寺院四萬餘所。北齊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