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
一、全县基本情况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端,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典型的沙区农业县,又是全省乃至全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县份之一,在地理环境梯度上处于全国荒漠化监控与防治的最前沿。
全县辖18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98万人,占76.6%。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其中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2280万亩,占94.5%,绿洲边缘风沙线长达408公里。现状水资源总量1.5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允许开采量0.64亿立方米。现状人均水资源520立方米。年均降水量110毫米,蒸发量2646毫米,大燥度大于4。年平均日照3028小时,气温7.7℃,沙尘暴37.3天,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地区。县境内无地表径流产生,唯一地表水资源是发源于祁连山区流入县境内的内陆河—石羊河。县境内十地九沙,非灌不植,植被多以白茨、红柳、碱柴等沙生、旱生、泌盐灌木为主,盖度10-25%。全县无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发展项目,至2007年末,全县各类工业企业发展到1820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户,工业增加值达到4.26亿元,初步形成了食品、煤炭、酿造、棉纺、建材等行业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5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6271万元,一般预算收入32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8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69元。
二、生态环境历史演变情况
民勤绿洲从上古“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到现在“三面环沙的沙海孤岛”,其生态环境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然生态时期(夏-西汉初)。民勤为古谷水(今石羊河)与金川河(去川、水磨川)流潴形成的湖泊,湖滨为砂渍草原,生态系统为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一直保持到西汉末。史料记载,这一时期民勤历史上最大的湖泊潴野泽一直“水势浩淼,波光粼粼”,人类活动影响极其有限。第二阶段为人工农牧生态时期(西汉中期-元末)。民勤绿洲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的人工农业生态代替了西汉中期的自然生态模式,尤其到西汉末,武威绿洲的迅速开发及农业用水的大幅增加,谷水上中游各支流被拦截利用,使流入民勤的水流量逐年减少,并由此导致部分耕地弃耕,土地裸露,荒漠化速度加快。第三阶段为荒漠化生态时期。明王朝领河西以后,新的农业灌溉生态再次兴起,汉以来的大西河沿岸垦区已基本被风沙侵袭,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风沙危及县城,大批田庄被滚滚而来的风沙埋压,生态环境已向草原荒漠化生态类型发展。清代以来,绿洲移民开垦规模空前扩大,荒漠化生态已处于不可逆转之境地。进入民国后,武威绿洲农垦迅猛发展,石羊河上游各支流大部分被拦截,下游的民勤只能依靠其河道渗漏、溢出地表的泉水和灌溉回归水、汛期洪水灌溉,开始成为石羊河的余水灌区。此时的大西河已完全干涸,干涸的湖泊变为沙滩、碱盆,成为新的沙源。由于大气环境的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县境内部分河道及湖泊干涸,由昔日的阻沙天堑变为沙源,水干风起,沙逼人退。时至今日,民勤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干旱、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成为全国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
三、民勤县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
民勤县环境保护局成立于2003年8月。近年来,民勤县环境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以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创新工作方法,强化环保执法,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积极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走出荒漠化困境,摆脱“罗布泊”阴影,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性改善,是民勤人民期盼已久的梦想和夙愿。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委、政府对民勤县防沙治沙和生态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温家宝总理在2001年7月第一次做出了“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重要批示。在其后7年多时间内,有关民勤的生态问题,温总理的书面批示和指示达10多次。2007年国庆期间,温总理亲临民勤视察生态治理和防沙治沙工作,指出要打好三套“组合拳”,决不能让两大沙漠合拢,决不能让民勤从地图上消失。民勤不但不能成为罗布泊,还要逐步恢复生态,成为全国防沙治沙和节水的模范。近年来,全县围绕生态立县战略,按照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压沙、造林、关井、压田、建棚、移民并举,综合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工程等措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成效,初步建成了一个外镶边、内建网、 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体系,改善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有力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