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年春学期无锡市普通高中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语文 2016.0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答题卡)上,请看清试题序号。 一、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1 -10题。(28分) 烛之武退秦师(节迭) ①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②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子犯请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表述中,不能致使秦伯退军的一项是(3分)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许君焦、瑕,軔济而夕设版焉。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古代礼仪要求面对地位不比自己低的人时不能直呼其名,而用与其人有关的其他人、亊、物来代替,以表示对方的尊敬。以下各句不属于这类情况的一项是(3分) 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泰王 D.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既东封郑”中的“封”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又欲肆其西封 B.范增数目项王 C.封闭宫室,还军霸上 D.朝济而夕设版焉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 A.行李之往来 B.大阉亦巡逻畏义 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 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5.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说:“夫晋,何厌之有? ”如果用一个四字成语将“何厌之有”的句意表达出来,这个成语是 ▲ 。(1分) 6.晋惠公想借助秦的力量抢夺国君之位,曾答应割给秦国焦、瑕二地,可是回国后立马反悔,这种行为给秦君的感受,可以用(氓》中“信誓旦旦, ▲ ”这句话来形容。(1分) 7.请用“/”线为下列句子断句(2分) (1)若使烛之武见秦伯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8.依据全文内容,说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并写出句中加点虚词对表达感情所起的作用。(2分)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9.试概括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思路。(5分) ▲ 10.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9分)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箫墙之内也。” 1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与“陈力就列”中“列”语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见臣列观 B.不欲与廉颇争列 C.东周列国 D.李将军列传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la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