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讲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2011-2012学年度 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许志威 校对人:邬岩姣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文献资料以及事件本身不构成历史,只有对于那些集中思考过或将集中思考它们的人来说,它们才是或将是历史”。文中“历史”的含义是 A.先人无意遗留 B.史学家之觉识 C.后人的材料整理 D.文人的重新创作 2.《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侍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A.孝、廉的选官标准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C.科举考试的办法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周初分封,把索氏(绳工)、长勺氏(酒器工)、尾勺氏(酒器工)等族分给鲁公;把殷商遗民中的陶氏(陶工)、施氏(旗工)、繁氏(马缨工)、錡氏(锉刀工或斧工)、樊氏(篱笆工)、钟葵氏(椎工)等7族分给康叔。史家解释为“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工商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B.是国家对商业的一种经营和管理制度 C.从事工商业的家族具有职业世袭的特征 D.该制度盛行于西周、绝迹于东周时期 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A.建立起地方监察机构 B.突破了“市”的时空限制 C.创制了木活字和铜活字 D.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词” 7.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于《清代的水田价格与米价》理解,不正确的是A.白银大量流入是造成中国地价与米价上涨的重要原因B.康乾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是粮价上升的直接因素 C鸦片战争后的地价与粮价呈同态上升趋势 D太平天国运动是粮价升高地价下降的重要因素 ” B.“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 C.僵滞的小农经济产业机制 D.传统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 1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1902-1910年的九年中,共设立创办资本在一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604家,创办资本额共134517千元,家数占清季工矿企业设立总家数的63.1%,投资额占65.4%。”(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与上述现象相关的历史因素有: ①《马关条约》相关款项 ②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 ③清末新政推动作用 ④民国政府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