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_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doc

大学毕业论文_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成人教育 专科毕业论文 题 目 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 前 言 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安全与发展,对煤矿机械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要求小型煤矿要依靠科技进步,实行机械化开采,走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之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安全生产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彻底淘汰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产能和落后技术、工艺、装备。   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高,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矿井。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 目 录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5 第一节 井田概况 5 第二节 地质特征 6 第二章 井田开拓 8 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8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9 第三节 井田开拓 9 第四节 井 筒 10 第五节 井底车场及硐室 10 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 11 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11 第二节 矿 车 12 第三节 运输设备的选型 12 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13 第一节 采区布置 13 第二节 巷道掘进 14 第五章 通风与安全 15 第一节 概 况 15 第二节 矿井通风 15 第六章 提升、通风、排水及压风设备 17 第一节 提升设备 17 第二节 通风设备 20 第三节 排水设备 21 第四节 压风设备 22 第七章 地面生产系统 22 第一节 煤质及用途 22 第二节 煤的加工 23 第三节 生产系统 23 第四节 辅助设施 24 第八章 地面运输 25 第一节 概 况 25 第二节 场外道路 25 第九章 电 气 26 第一节 供电电源 26 第二节 电力负荷 26 第三节 送变电 26 第四节 地面供配电 27 第五节 井下供配电 28 第六节 矿井安全生产监控 30 第七节 通信系统 33 第十章 给水排水 34 第一节 给 水 34 第二节 排 水 34 第三节 室内给排水 35 第四节 消防及洒水 35 第十一章 建井工期 36 第一节 建井工期 36 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 37 参考文献 38 摘 要 设计根据现代化煤矿发展趋势,并结合该矿实际,尽量利用现有设施,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0kt/a(净增690kt/a),本次扩建采用一次设计,一次建成投产的移交方式。 本次设计是在常顺煤矿基础上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设计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刷大改造现有回风斜井作为矿井扩建后的主斜井,担负矿井煤炭运输任务,进风井兼做矿井一安全出口;改造利用现有的混合提升斜井作为矿井扩建后的副斜井,担负矿井辅助提升任务,进风井兼矿井一安全出口;同时为了满足通风需要,设计刷大改造井田中东部已掘的一个回风立井做为矿井扩建后的专用回风井,井筒内装备封闭式梯子间,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任务,兼做矿井一安全出口。井筒布置和开拓方式为该矿稳定生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设计主要依据为山西省煤炭地质公司2004年9月编制的《常顺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其中12号和15号煤层地质勘探程度较低,建议矿方在二水平开拓开采前,请有关地质部门补充勘探,以便更实际的指导矿井安全建设生产。 关键词 机械化采煤 改造 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交通位置 本矿地理坐标为:东径:113°15′45″~113°18′01″ 北纬:38°01′06″~38°2′40″ 该矿有县乡公路向东北约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rdg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