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兹尼茨倒“U”理论的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讨论..doc

库兹尼茨倒“U”理论的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讨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库兹尼茨倒“U”理论的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讨论.

库兹尼茨倒“U”理论的实证分析及进一步的讨论 问题的由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89年—2002年的13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比世界平均增长速度快6.3个百分点。2001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1988年增长近两倍,经济总量已跃居居世界第六位。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时也是一个向贫穷挑战的过程。据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978年的133.6元和343.4元上升到2001年的2366.4元和6859.6元。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3000人1978 3624.1 1979 4038.2 1980 4517.8 1981 4862.4 1982 5294.7 1983 5934.5 1984 7171 1985 8964.4 1986 10202.2 1987 11962.5 1988 14928.3 1989 16909.6 1990 18547.9 1991 21617.8 1992 26638.1 1993 34634.4 1994 46759.4 1995 58478.1 1996 67884.6 1997 74462.6 1998 78345.2 1999 82067.5 2000 89442.2 2001 95933.3 (数据来源于2001年中国统计年鉴)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由1995年2.71:1扩大为2000年的2.79: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差距相应地由2.70:1扩大到2.99:1;农村居民的消费额在居民消费额中的比重相应地由56.3%降到47%。全社会不同居民组织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80年代中期,中国的吉尼系数为.028,1995年上升到0.38,1998年又升至0.41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现在,5%的最富裕县与5%的最贫困县的人均GDP相差16.4倍。统计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家庭仅占社会全部收入的4.27%,而富有的20%的家庭则占有全部收入的50.24%。 1978 133.6 343.4 1980 191.8 477.6 1985 397.6 739.1 1990 686.3 1510.2 1991 708.6 1700.6 1992 784 2026.6 1993 921.6 2577.4 1994 1221 3496.2 1995 1577.7 4283 1996 1926.1 4838.9 1997 2092.1 5160.3 1998 2162 5425.1 1999 2210 5854 2000 2253 6280 2001 2366.4 6859.6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B: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数据来源于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要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在建设“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收入分配关系到经济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因而也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动力。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写入党章,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在提倡效率的同时,必须强调公平。收入分配关系到经济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因而也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动力。 二、公平与效率及经济发展战略 公平与效率是西方经济学界上世纪70年代才开始深入探讨的一个新领域。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所谓“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所谓“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两个政策目标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基本依据是市场对生产要素贡献的评价,其逻辑是:市场愈起作用,收入差距相应拉的越大,经济效率就越高;反之,市场作用越小,政府作用越强,收入分配越平均,但经济效率也就越低。 概括公平与效率理论的发展,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 效率优先论。它的鼓吹者强调经济增长中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将与市场相联系的效率放在优先的地位,竭力反对政府行政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