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105

第五讲 名教、义学及其流变 两汉同异: 制度设施——同 思想文化——异 田余庆:“东汉是个没有制度的时代。” 吕思勉:“中国之文化,有一大转变,在乎两汉之间。” 一、东汉的名教 唐长孺:“名教就是因名立教。” 1、以关东为本位 《史记·刘敬列传》:“洛阳……为天下之中也,……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汉书·翼奉传》:“愿陛下迁都正本,……一变天下之道。” 《汉书·王莽传》:莽下令曰:“玄龙石文曰‘定帝德,国洛阳’。符命著明,敢不钦奉!以始建国八年,岁缠星纪,在洛阳之都。” 《后汉书·循吏王景传》:“杜笃奏上《论都赋》,欲令车驾迁还长安。耆老闻者,皆动怀土之心,莫不眷然伫立西望。” 《后汉书·班固传》:“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其辞曰:……娄敬度势而献其说,萧公权宜以拓其制。时岂泰而安之哉?计不得以已也。……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克己复礼,以奉终始,……仁圣之事既该,帝王之道备矣。” 2、政策重心在内不在外 《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三年,“大飨将士,班劳策勋。……罢左、右将军官”。 《贾复传》:“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遂罢左右将军。” 《光武帝纪》:刘秀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臧宫传》:刘秀诏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百姓惊惶,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 《西域传》:“匈奴单于因王莽之乱,略有西域,……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国俱遣子入侍,献其珍宝。及得见,皆流涕稽首,愿得都护”。刘秀“以中国初定,北边未服,皆还其侍子,厚赏赐之”,拒绝派都护前往,且曰:“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耿秉传》:明帝“欲遵武帝故事,击匈奴,通西域”,派兵四万四千骑击匈奴。后又置西域都护、戊已校尉。 《杨终传》:章帝“不欲疲敝中国以事夷狄,……迎还戊己校尉,不复遣都护”,只留军司马班超及官属三十六人“绥集诸国”。 《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提出“以夷狄攻夷狄”的策略。章帝以为“其功可成”,增兵一千八百人。班超主要依靠西域小国的军队控制了西域。和帝时,班超离任,“西域反乱”。安帝时,撤回西域军队,设护西域副校尉率三百人驻守敦煌,羁縻西域。 3反对制礼作乐 《后汉书·祭祀志》:“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禅泰山。”注引《东观书》载太尉赵憙曰:“陛下圣德洋溢,顺天行诛,拨乱中兴,……海内清平,功成治定,……宜登封告成,为民报德”。 《东平王苍传》:明帝时,刘苍提出“是时中兴三十余年,四方无虞,……天下化平,宜修礼乐”。 《曹褒传》:章帝时,曹褒上书曰:“今皇天降祉,嘉瑞并溱,制作之符,甚于言语。宜定文制,著成《汉礼》。” 《论衡·宣汉篇》:“儒者称……汉兴以来未有太平”,原因主要是“汉无圣帝”和“瑞颇未至悉具”。 《论衡·是应篇》:“儒者论太平瑞应,皆言气物卓异,朱草、醴泉、翔风、甘露、景星、嘉禾……之属;又言山出车,泽出马,男女异路,市无二价,耕者让畔,行者让路,颁白不提挈,关梁不闭,道无虏掠;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其盛茂者,致黄龙、麒麟、凤凰。……称圣泰隆,使圣卓而无迹;称治亦泰盛,使太平绝而无续。” 《后汉书·祭祀志》:刘秀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两年后,夜读图谶,有“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一句,于是同意封禅。但仍心存疑虑,曰“国家德薄,灾异仍至,图谶盍如此?”又曰:“今予末小子,巡祭封禅,德薄而任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曹褒传》:“太常巢堪以为,一世大典,非褒所定,不可许。”章帝死后,大臣奏“褒擅制《汉礼》,破乱圣术,宜加刑诛。遂寝其奏,而《汉礼》遂不行。” 《张奋传》:“众儒不达,议多驳异。” 曹褒所定《汉礼》,皆“冠婚吉凶终始制度”。 4、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 《汉书·刑法志》:武帝“更定律令”后,汉朝律令共有“三百五十九章”,其中“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元帝时,“省刑罚七十余事”,减轻死刑三十四事。哀帝时减轻死刑八十一事。 《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二年,“议省刑法”。 《郭躬传》:章帝时,郭躬为廷尉,“条诸重文可从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陈宠传》:和帝时,“律令死刑六百一十,耐罪千六百九十八,赎罪以下二千六百八十一”,共四千九百八十九。 《陈宠传》:“臣闻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故《甫刑》大辟二百,五刑之属三千。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而东汉的律令“溢于《甫刑》者千九百八十九”,应参照《甫刑》加以删减,只留“大辟二百,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并为三千,悉删除其余,令与礼相应。” 《晋律》强调“峻礼教之防”,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