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护林事迹材料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林护林事迹材料 **,一位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位经过枪林弹雨考验的老战士,一位30多年的老村支部书记,17年来如一日的义务护林。在他的身上,充分展现出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风范,展现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业绩。   2016年,**同志的事迹在中共**中文新闻网电视台《**》栏目播放,被**网登载,之后又被国内各大网站转载,他的事迹精彩生动,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生于1927年。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105次,多次立功受奖,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退伍,1958年担任**公社社长,1962年响应国家精兵简政号召回到**大队任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1995年离任后,一直在义务看护着**区**乡**村的黄山林场。   1973年,为了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状况,作为村支书的他带领当地村民在荒山上种下25万多株杉树,使原来连片的荒山变成了2000亩郁郁葱葱的杉树林。森林成材后的头3年,村里共间伐木材3次,为村里创收20多万元,村委用这笔钱为群众解决了自来水和照明问题。   90年代,由于无人看护,林场频繁遭遇山火、偷盗、牲畜践踏,林地缩小到了1500多亩。为了看护这片几十里的山林,他成了林区护林员,每天都要走上好几个小时,每月村委给他200元的护林费。后来,林业部门不准砍伐,村里没了钱,他也就没有分文报酬,有人认为**不会再护林了。但是,**不仅不讲报酬,反而贴钱护林。他说:“这片林场的一枝一木都凝聚着我毕生的心血,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正是这份感情让他坚持了下来。这一守就是17年,这么多年来,**用心看护林场,面对盗伐者,他只认树不认人。村里人当面、背面骂他说:“这又不是你家的林场,是大家的林场。”他总是耐心地解释说:“这是人民的财产,是大家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爱护。”   **虽然年纪大了,也认不了几个字,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习,收音机是他离不开的随身宝,护林间隙一坐下来他就听收音机,通过收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到保护生态,就是富国家、富人民,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正如他所说的:“看护好森林,自然环境就好了,村民的日子就幸福了,自己也会得到幸福。”   **义务护林这么多年,哪有不遇到几个盗伐者的,但他一个也不放过,熟人、朋友、亲戚一律对待。盗伐者被他抓住了,首先要放下斧头,然后接受他的批评和开导,他经常这样给盗伐者讲到:“树是大家的,不能这样,要留青山给子孙,不要让子孙骂我们,需用木料,办好手续,正大光明地来,偷偷摸摸的不光彩,这样干就是贼了,背起这名声,见人不好意思抬头……”   有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在林中静静地边走边听,一阵砍树声传来,他轻脚轻手地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摸去,原来是村里一位熟人正在修整已经砍倒的树。那人见到**,粗暴地说:“你要拿我,我就要打你。”**说:“你要打我,我不怕,我是经过战争考验过的,不怕死。你打死我,你跑得脱?”那人说:“你要怎么办?”**说:“树被你砍倒了,无法还原,最好的办法是扛起树子到村委会办公室接受处理。”那人照办了,接受村委会处理后,又向**道歉,此后再也没盗过树。   看树的头几年,他共抓住盗伐者有伐树10余次。此后一次也没有了。原来是**与村民有约:希望大家爱护森林,要造福,不要造孽;村民每抓住一个盗伐者,他就自掏腰包付100元的辛苦费,并为村民保密。这个办法很灵,居然杜绝了盗伐。为了防火,每年入冬,**就挨家挨户地打招呼:“防火保林,就是保自家。”因此11年来没有发生过山林火灾。   过去一直是他和老伴一起看护林场,老伴去世后的这11年里,他一个人每天都要走上五六十里山路在林场里日夜巡视。如今,就是一把镰刀、一个小收音机,还有一条小灰狗相伴——当初陪他的大黄狗老死后,小家伙成了老人忠实的伙伴。   功夫不负有心人,30多年的林场,加上**10多年的精心看护,树一天天长大了,一个个山头变绿了,山下的清泉常流不断。自然灾害逐年减少了,粮食年年丰收,全村人均占有粮食在500公斤以上,地均纯收入达2800元,这也是与老支书**的辛勤劳动是分不开的。XX年他荣获“和谐贵阳XX最具时代精神评选活动”自然共生奖,XX年他被中共贵州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同年被中共贵阳市委授予XX-XX年度贵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还被选为**区第八届党代表,于2016年被评为中共**区第八届优秀党代表,2016年他荣获首届“最美**人”称号。   在当今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得浮躁浅薄,变得急功近利,变得阴暗势力,正因为如此,**这种执着于为群众利益着想,多年来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高尚。虽然,**的事迹没有“惊天地泣

文档评论(0)

duanjiaocuzhan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