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中科技大电气
Welcome to my PPTwelcome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一) 2000年,随着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电力工程系于同年12月改制为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目前,学院下设电机及控制工程系、电力工程系、应用电子工程系、电磁新技术系、高电压工程系、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系、电气测量工程系、电工实验教学中心、脉冲强磁场中心和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等行政及学术单位,拥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及教学基地和校级研究中心。 华中大电气工程学科每次管理体制和专业结构的调整,都是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为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历史沿革(二) 学院所属的电气工程学科是国内首批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88年,“电机与电器”通过评审,成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两个学科入选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增选为新的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了三个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在2004年和2006年教育部进行的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电气学科均名列全国第三。 潘垣、樊明武、程时杰、张勇传4位院士领导的团队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分别在电磁新技术、回旋加速器、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水电能源科学等方面取得优势,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学科新方向。——造就素质过硬的创新团队 以潘垣院士为核心的团队,承担了包括惯性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系列脉冲功率电源系统的研制,建成了J-TEXT磁约束核聚变实验基地并参加了ITER计划,建设了国内第一套脉冲强磁场实验系统。以樊明武院士为核心的团队,加强各类新型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并建成了加速器虚拟样机平台、PET医疗诊断中心,并开展了低能粒子加速器的应用研究工作,为学科交叉创建了一个新的科研平台。以程时杰院士为核心的团队,以电力安全、高效为工作重心,提出了解决大型电力系统稳定问题的新思路,研制了多种电能存储与变换装置以及各类新型电力系统输配电设备与保护、控制装置。在电力电子方面,在陈坚教授的带领下,该队伍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研究集体,为舰船电力电子的发展和国防装备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师资队伍 目前,学院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教授48名,博士生导师41名;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负责人1名,国家重大专项专家1名,863专题专家3名,国际合作重大专项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9名。——打造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一)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始建于1962年,当前,该实验室拥有世界上唯一的三峡巨型机组物理模拟机组,我国第一条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和220kV~75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实验模型,可以承担各种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和动态模拟试验,是国内高校中规模最大、使用频率最高、特色鲜明的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打造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二) 期间相继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主要有:1978年成立电磁测量技术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于 1985年建设了大电流实验室;1989年获准建立新型电机国家专业实验室,并于2007年获准建设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置教育部工程中心;1999年分别成立了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和脉冲功率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2005年成立新能源发电实验室;2007年获准建设“舰船电力电子与能量管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2002年开始建设中美联合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J-TEXT,2006年设立聚变与等离子体研究所,2008年2月,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研究中心成立,并挂靠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5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成功立项。——为国家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面对国家建设的迫切需求,学院积极开展有关研究,任士焱教授主持的“强功率交直、流电能在线综合测试技术”为行业节能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9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陈德树、程时杰教授为首的专家敏锐地认识到现代大电网的安全稳定问题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很早就在电力安全与高效方面开始了预研工作,该团队最终在大型机组的保护控制、全国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方面取得了全国同行专家公认的领先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三峡电站、葛洲坝电厂、小浪底电厂、华中电网、河南电网等枢纽电力系统和电源基地。 陈德树教授主持研究的各种继电保护装置通过有关厂家实现产业化,创造了数亿元产值,其中“WBZ-5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程时杰教授主持的“大电流大机组安全稳定控制的研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