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文波2011法律史讲义.
法律史讲义
历年考点回顾:
中国法制史 西周至秦汉魏晋时期的法制
单选 2010年试卷一第13题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2010年试卷一第15题 八议秋冬行刑大诰明刑弼教 2005年试卷一第15题 “亲亲得相首匿” 2005年试卷一第17题 汉文帝除肉刑 西周的婚姻制度 2003年试卷一第6题 《法经》 多选 2010年试卷一第58题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诬告反坐”原则 2009年试卷一第57题 商鞅改法为律 2009年试卷一第58题 听讼 2008年试卷一第57题 死刑复奏制度 2007年试卷一第58题 各国法学家的法律解释、法学著作效力 2006年试卷一第63题 唐律中刑讯逼供制度 2005年试卷一第63题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 2005年试卷一第64题 法律儒家化《春秋》决狱八议 2004年试卷一第60题 《北齐律》八议官当重罪十条《宋刑统》负债出举 翻异别勘 六杀 2008年试卷一第58题 《永徽律疏》 2008年试卷一(延)第58题 《明大诰》 2008年试卷一(延)第59题 明清时期的司法制度 2007年试卷一第57题 唐律中的“十恶” 2004年试卷一第59题 《唐律疏议》、《宋刑统》唐律中的刑罚原则唐宋中央司法机构 2003年试卷一第38题 《唐律疏议》 2003年试卷一第39题 南宋财产继承制度 清末、民国时期的法律
单选 2010年试卷一第14题 《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新刑律》《法院编制法》《中华民国宪法》 2008年试卷一第13题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2004年试卷一第16题 清末的法制发展 2003年试卷一第7题 《大清民律草案》 多选 2003年试卷一第35题 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 2003 会审公廨 不定项选 2004年试卷一第86题 清末修律 外国法制史
罗马法 单选 2008年试卷一第11题 罗马法的分类 2008年试卷一(延)第10题 罗马法中人格2003年试卷一第8题 罗马法的复兴 多选 2008年试卷一(延)第57题 《十二表法》 2004年试卷一第61题 《国法大全》 2003年试卷一第34题 罗马法的渊源 英美法系 单选 2010年试卷一第16题 英国法的源头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1900年《民法典》《加洛林纳法典》 多选 2010年试卷一第59题 《法国民法典》《联邦宪法》序言英国国会立法《德国民法典》第一草案 2009年试卷一第59题 美国宪法修正案《法国民法典》 2008年试卷一第59题 限定继承法国1875年宪法英国制定法《法院组织法》, 2006年试卷一第64题 英国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区别 2005年试卷一第65题 英国司法改革、“马布里诉麦迪逊日本明治 不定项选 2003年试卷一第85题 美国法的历史地位 大陆法系 单选 2006年试卷一第19题 德国法律制度 2005年试卷一第18题 《法国民法典 2004年试卷一第18题 大陆法系 多选 2003年试卷一第37题 《德国民法典》 ★知识点1、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
历史时期 法律思想 夏商时期 神权法思想 西周时期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为后世两千多年的传统法制奠定理论基础 西汉中期以后 “德主刑辅,礼刑并用”(董仲舒提出) 宋代以后 “明刑弼教”(朱熹提出) 清末 “中体西用”
★知识点2、中国古代民事法律制度
(一)西周
礼的内容与实质 出刑入礼的精神原则,即“亲亲”与“尊尊”;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强调礼有等级差别,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有特权 “五礼”包括:军(行兵仗之礼)、凶(丧葬之礼)、嘉(冠婚之礼)、宾(迎宾待客之礼)、吉(祭祀之礼) 契约与婚姻继承法律
契约 买卖契约:称为“质剂”。“质”和“剂”有别,“质”是买卖奴隶、牛马所用的较长的契券:“剂”是买卖兵器、珍异之物所适用的较短的契券。(大件为“质”,小件为“剂”) 借贷契约:称为“傅别”。“傅”,是把债的标的和双方权利义务等写在契券上;“别”,在简札中间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质人是专门管理契约的机构。(傅别:“记录和拆分”) 婚姻 婚姻缔结的原则:“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的“六礼”程序:纳采(男家请媒人向女方提亲)、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男方清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卜得吉兆后即与女家定婚)、纳征(纳币,送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