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国元首眼里的芮成钢分析
朴槿惠一眼看透芮成钢,中国精英如此傲慢虚伪!
摘要这是一个负能量全胜的时代,任何良知、法制、善意和道德,在财富个权力面前都会处于跪倒的姿态。这种力量以精英们对社会的影响为基础充斥在各个角落,将紧挨着人性的一面冲刷的一干二净。
它们贵为中国的精英阶层,是体制和社会下的宠儿。
它们出入各种庄重场合,道貌岸然、文质彬彬、气质不凡、谈吐高雅。
它们跟底层人民划清界限,跟上层社会褡裢不断。
它们总是聚集在闪光灯下,还时刻凸显自己高贵的身份。
它们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只为强者代言,眼里从来没有弱者。
它们是中国年轻人的向往和目标。
这就是中国精英的现状!
近日一则消息引爆网络:《芮成钢案将开审 牵扯诸多明星》,中国精英的那层面皮将被彻底撕扯下来。
最早识破这些精英阶层的是韩国总统朴槿惠, 2013年6月芮成钢采访她时,朴槿惠同他只略一交谈,就已看透这位风采斐然的大牌主持人是个傲慢、粗俗、自私、无礼、无知,缺乏最基本的教养的人。
朴槿惠就毫不留情地告诫他:你很聪明,但要记住——别把国家一词当成个人欲望的道具!
然而,芮成钢对此充耳不闻,竟然还赖着叫“朴大姐”为他题词留念。面对芮成钢热情不知高低的题词要求,正直,朴实又高雅的“朴大姐”很无奈,只得用汉字写下了:?芮成钢,人生在世,只求心安理得就好了。
这样的善意警示,这个题词傻子也能看出是对芮成钢“劝善”,而非赞扬;朴的题字中直接点了芮成钢的大名,可见,这个题字就是明确无误题给芮成钢的,要他好好做人。
当然,在芮成钢眼里,朴槿惠真的不算什么,只是一个女流之辈,或者只是一个小国总统而已,他所处的层次远比朴槿惠要高,请看他的两句经典自述:
我想我可以代表亚洲……
我的好朋友、美国前总统克林……
不仅如此,世界大国的政要他无一不熟:前国务卿基辛格,日本前首相菅直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等都是他“老朋友”,
这是中国精英阶层最具代表型的特征,用别人来抬高自己,然后享受别人刹那间的仰视。
然而当芮成钢锒铛入狱之时,他遍布全世界的“老朋友们”却都不见了踪影。
不是一个层次的人,真的不能成为朋友。
虽然他只在耶鲁做过一年的“耶鲁世界学者”,但“我在耶鲁读书的时候”,是他谈话常用的注脚。
水木然认为中国的精英阶层就是善于包装自己。但是恰恰这种人再中国总是被奉为楷模和偶像,他出过两本自传,都被列为成功学教材。“腰封”上满载各路名人美誉—南非前总统姆贝基:“芮成钢是一位并非每个国家都拥有的世界级的记者和主持人”;华尔街“资本之王”施瓦茨曼:“芮成钢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财经对话者之一。”
这就是中国家最富代表性的精英形象。
随着案件的公开审理,它作为央视名流所滥用的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娱乐资源、甚至狗血的情色资源,都将一一在我们呈现。但是而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干着这种“狗血”勾当,还要每天道貌直播这个国家,抑或假装圣洁地在传播正能量,我都感觉无地自容。
而且中国有无数的年轻人为他们疯狂。2012年的夏天,他带着新书《虚实之间》回到家乡合肥,享受了超级明星的待遇。一篇名为《制造芮成钢》的报道这样描述,“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手挽手,在签售区外又隔出一道 防波堤 ……现场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手臂,和少女们的尖叫。”“芮在两个小时里签售了2000本新书,这情形把随他前来的BBC记者尼尔看呆了。”
《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曾描述这样的场景:那些忠实的支持者们在他的新书签售会上?“个个红光满面,脸上一半写着自豪,一半写着终于看到大场面的兴奋。现场全是举着手机拍照的手臂,和少女们的尖叫,‘拍到了?’‘正面的?’‘啊!好高兴啊!!!’”。
有时觉的中国的普通人真的很可怜,有人曾把中国人称作"橡皮人",因为他们像橡皮一样,无痛、无趣、无梦。比如中国的孩子特别可怜,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要面对各种攀比,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他们真正喜欢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梦想。他们很小的时候就需要去参加各种补习班,进入中学之后就得面临非常盲目狭隘,没有任何意义的分数攀比。在学校,他们没有体会过团队合作精神,没有经历人文主义教育,以至于心理和生理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太容易被这个浮躁的世界左右了。
芮成钢就是这种畸形框架下涌现的人才,1995 年参加高考成为合肥市文科高考状元。1999 年芮成钢从外交学院毕业,尽管当年外交部裁员49%,招人名额极为有限,但他仍然获得了4 个选择机会:外交官、中国银行行长外事秘书、出国留学(英美大学全额奖学金)、正在筹建的央视英语频道。最后,他选择了央视。
24 岁前,芮成钢已经采访了200 位世界政治、经济、学界的顶级人士,成为“采访外国政商领袖最多的中国记者”,
芮成钢曾在自己的书里调侃:“搞关系,必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