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了解我国人口和环境的特点 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农业人口数占全国人口总数比重比较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表 据专家分析,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男性择偶拥挤的高峰期。届时,20岁-49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多万。 我国人口国情即我国的人口有什么特点?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失衡 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是什么? 1、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3、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压力。 畅所欲言:举例说明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带来的的影响: 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 占新设病房医院的35% 占新增国民收入的20% 占新建城市住房的30.7% 实施计划生育的目的、要求是什么? 计划生育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11年国庆长假泰山6万游客一天扔下8吨垃圾 合作探究 环境保护,我能做到哪些? 认真观察四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 少用罐装食品、饮料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 自备餐盒,少用塑料餐盒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自备购物袋,少用塑料袋 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选用节能灯 买环保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不吃野生动物 * * * 动态图片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征)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一般特征 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A) (B) 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动态图片 动态图片 每分钟出生38人 每小时出生2280人 每天出生5万人 2010年中外万人中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对比 下列图表说明了什么? 44% 10% 8% 2% 78% 比重 世界平均 日本 英国 美国 中国 国家 27 25 21 15 11 9.8% 百分比 2050 2040 2030 2020 2010 2000 时间 一般特点 基本特点 例如:公交车拥挤 班级人多 超市排队 春运坐车难 占增产肉类的45.6% 占增产粮食的45.5% 占增收布匹的46% 计划生育 晚婚、晚育 目的 优生 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措施 少生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 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 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北京街头骤刮沙尘暴,“雾都”与“全副武装”的行人 * * 动态图片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基本特征)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一般特征 1、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 (A) (B) 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动态图片 动态图片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土方开挖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SN/T 4746-2017_进出境水生动物消毒技术规范.pdf VIP
- 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人教版全册简洁教案.pdf VIP
- 2025年园艺花卉电商冷链物流冷链运输车辆与路径优化研究报告.docx
- 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A版2019课后习题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卷合集).docx
- 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与活动指导考试试题.docx VIP
- 个人简历模板空白表格word下载.doc VIP
-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井上、下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