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敬鬼神而远之》随堂练习
2014-2015学年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敬鬼神而远之 作业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文章: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所写的文章
B.慎终追远 远:远代的祖先
C.侮圣人之言 侮:轻慢
D.樊迟问知 知:通“智”,聪明
解析 文章:文献典籍。
2.对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 ①连词,表顺接;②连词,表原因;③动词,参与;④连词,表并列。
3.下列句子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D )
A.焉能事鬼
B.慎终,追远
C.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D.子不语怪、力、乱、神
解析 A项中“事”: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远”:形容词用作名词。C项中“肆”:使动用法。
4.下列句子不属于古汉语固定句式的一句是( D )
A.公伯寮其如命何
B.师与商也孰贤
C.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D.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解析 A项中“如……何”:“把……怎么样”。B项中“与……孰”:“与……比,哪一个更”。C项中“无从”:“没有用来……的办法”。
5.名句填空。
(1)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3)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公伯寮。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季路问事鬼神 事:服事
B.夫子固有惑志 惑志:困惑
C.道之将废也与 废:废止
D.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愬:进谗言
解析 惑志:怀疑之心。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
B.
C.
D.
解析 C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于:介词,向、对/介词,表被动。B项以:介词,把/介词,因。D项而:表递进,并且/表因果,因而
8.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也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他的这种思想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在当时具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
B.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借以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C.孔子认为“道”能否推行,在天命而不在人为,即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子夏认为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会和天下人相处和悦而融洽,那时虽无兄弟也如同有了兄弟。
解析 “从来不相信世间有鬼神”错,孔子是相信鬼神的,只是“不语”。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对公伯寮,我的力量还能够让他陈尸街头。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文:君子做事严肃而没有过失,待人庄重而合乎礼仪,那么普天下的人就都是自己的好兄弟。
(二)高考·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1)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
(2)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13.24)
(3)一乡之人,宜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其有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四书集注》)2·1·c·n·j·y
(4)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 (何晏《论语集解》、邢)【来
10.请根据论述(1),作出你的判断,请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
答案 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孔子是有爱憎、讲是非的人,而爱憎是非的原则(标准)就是仁德,中庸之道不能偏离仁德,即社会公正。
11.阅读选文(2)和名家评点(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5课《赤壁赋》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8课《逍遥游》(节选)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6课《项脊轩志》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7课《与妻书》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9课《兰亭集序》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课《我的母亲》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2课《冰心:巴金这个人》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3课《论握手》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6课《外国诗歌四首》同步练习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