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二课《克己复礼》随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B.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D.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解析 A项中“监”通“鉴”,借鉴;C项中“错”通“措”,放置;D项中“希”通“稀”,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B.有事,弟子服其劳
C.有酒食,先生馔
D.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解析 D项“然后”古今同义。A项以为:此处为“让……做”,今义为“认为”。B项弟子:此处为“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今义指“学生”。C项先生:此处为“年长者”,今义指“老师”。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有是哉,子之迂也
A.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B.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C.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
D.临之以庄,则敬
解析 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结构助词,的;A、D两项均为代词;C项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下列句子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A.是社稷之臣也
B.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C.曾是以为孝乎
D.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解析 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判断句;B项为主谓倒装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郁郁乎文哉 文:文采
B.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不议:无可非议
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错:错误
D.有酒食,先生馔 先生:老师
解析 A项中“文”,完美;C项中“错”通“措”,放置;D项中“先生”,年长者。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 B )
A.
B.
C.
D.
解析 A项“诸”,之乎/之于;B项“是”,均为代词,这;C项“于”,在/对于;D项“云”,助词,用在重复的同一词语的后面/说。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www-2-1-cnjy-com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废弛
(2)新谷既升:登,谷物登场
(3)衣夫锦:穿
(4)期已久矣:太,甚
8.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译文: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钻火改用木料经过了一个轮回,满一年也就可以结束了。
(2)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译文:而君子守丧的时候,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闲居也不觉得安适,因此不那样做。
(二)高考·模拟
(2012·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
9.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解读。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比较句读的不同所显示的语意的不同。(1)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2)孔子既关心人的伤亡,也关心马的伤亡,只不过先人后马,先重后轻。
10.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答案 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分析评价,要透过现象认识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当时,马很贵,而看护马的大抵都是奴隶贱民,在一般王公贵族眼里,马是比人要值钱得多的。但是,孔子以人道主义关怀,先问人后问马,体现了孔子的人本思想,值得尊敬。
孔子对待周礼的态度
礼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因此,它又必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指南录后序》(第1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老王》同步练习.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7课《中国现代诗歌四首》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品质》(第2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老王》(第1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2专题《老王》(第2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3专题《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练习题目1.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3专题《拿来主义》(第2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3专题《拿来主义》(第1课时)练习题目.doc
- 2016苏教版本语文必修三第3专题《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练习题目1.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六课《君子之风》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随堂练习.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三课《沂水春风》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三课《沂水春风》随堂练习.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二课《高山仰止》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五课《敬鬼神而远之》随堂练习.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五课《敬鬼神而远之》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十课《学以致其道》学案.doc
- 2016语文版本语文选修第四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学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