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VIP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doc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5行政论文范文大全 石田梅岩的经济思想与儒学 梅岩对于市场的功用和商业的价值都予以了阐释,并从社会结构功能来阐释四民存在的理由,将町人作为市井之臣陈述其职责。此前也有人从通有无的角度肯定商业的作用,但对商人的鄙视并未改变;而梅岩认为士农工商的职分,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各行业都有权取得应得之利,犹如武士从君主那里得到俸禄一样,都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士在梅岩看来依然是尊贵的,是世人之镜,要求其他行业者效法。各种职业的人都要精勉其业,恪守其道,抑制欲心。梅岩肯定工商业的社会作用,要求提升从业者的社会地位,在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改变了贵谷贱金、尊士抑商等传统观念,这样的变化,与中国经济思想史上自唐宋以来主张四民并存、反对抑末的思想变迁颇为相似。重本抑末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商鞅能事本而禁末者,富。(《商君书·壹言》)韩非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趋本务而外末作。(《韩非子·五蠹》)发展到唐代崔融不欲扰其末(《全唐文》卷219)、白居易别四人之业,使各利其利焉。 (《白香山集·礼部试策第一道》)以及宋人与商贾共利、一切通商,官勿买卖、农末皆利、抑末厚本,非正论也、直至(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等(《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45、《李觏集》卷16、《苏东坡全集·奏议集》卷12、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 19、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37);再到明代黄宗羲的(工商)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经济观的确发生着与商品经济兴盛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在宋代与德川时代都呈现突出的时代特征,成为中日两国进入近世社会的共有现象,值得深入研究和比较研究(参见拙作:《富国富民论》第152─198页、《中日近世经济思想研究与现代》)。 正直之外,俭约同样是梅岩经济思想的重要概念。《齐家论》(即《俭约齐家论》)就是其阐述俭约的核心文献。名称即透出浓厚的儒学特色,也是将修、齐、治、平之说与其经济合理主义有机结合的产物。他在《齐家论》中说:吾之立志,尽数年之心血,于圣贤之意,似有所得。知此心时,不言生死,亦远离名利。……吾之所愿者,一人亦能知五伦之教。若为事君者,当以克己奉公不辞劳苦勤勉其职为先,所得之事为后,以尽其志。……吾无学,四书五经犹标假名来读,然所幸者至今来来往往之听众不断。他论俭约子曰:礼,与其奢,宁俭。……首先不忘俭约,则颇为可嘉。俭约,乃学者之常事。……若知身份之相应,俭约为常也。凡贵者贵、贱者贱,若为町家,则呼以町家相应之名,呼相应之名,则正直也。农人当依农人之等,町人须循町人之等,要求不逾等,否则过分,皆奢也。上述均出自《齐家论》上篇,与孔孟学说可谓一脉相承。孔子讲: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论语·述而》)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梅岩强调俭约时注重与职业身份相应,要求各行业名正言顺地不逾等。《语录》卷十记载其语:吾亦不越贵贱上下之品,不越贵贱尊卑之品,有财宝而守法,实则俭约也。他不否定等级制,其经济思想中带有社会等级性,而等级制的分配与消费是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 将俭约从修身、到齐家、再到治国的发展,《齐家论》下篇中有明晰的论述。凡学问以知本末为必要。治国者,节用爱民。用财宝行俭约,此中爱人之理备矣。……齐家治国,俭约为本,此事明矣。他专作《俭约序》治世之道,俭约为本。盖云节俭事,世人多误为吝啬,非如此也。俭约乃节用财宝,应我之分,无过与不及,舍物费之谓也。因时合法,用之事成,天下治理,安稳太平。……士农工商,各得尽心于己业,行无任何不自由之仁政,为君谨敬,各衙司位,勤于职守,日夜不怠,是为治世也。……为下之人,无道放逸,犯上无礼,不知己分,实痛心可悲之事也。如斯之辈,难逃天罚。今实当感悟,思沐奉国恩而悔前非。梅岩在论俭约的同时,仍然屡屡强调士农工商,各得尽心于己业,职业的分工是天命,不知己分就有可能难逃天罚。《都鄙问答》卷之一有合天命乃得福之说;《语录·补遗》记述他要求安天命,明确说:为商人者,乃天命之所为。他将职业与天命相联系,赋予勤勉和俭约以宗教意义,有类似于新教伦理的涵义,蕴含韦伯提出的建立在天职观念上的合理性经济行为导致资本主义产生的价值。 r. n. bellah在《日本现代化与宗教伦理》结论中指出,宗教在日本政治和经济的合理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强调勤勉与俭约的世俗内禁欲主义伦理被强化。他认为梅岩有很强的宗教性动机,与西欧新教伦理相似。指出:日本的宗教,强调勤勉与节约,要求对神圣者履行义务,对邪恶的冲动或欲望秉持自我净化,由此赋予勤勉和节约以宗教性意义。这样的伦理,对经济的合理化极有利,它是韦伯有关新教伦理研究的主要点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