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纪事2016年国家公祭日资料.docVIP

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纪事2016年国家公祭日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纪事2016年国家公祭日资料.doc

[推荐]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纪事2016年国家公祭日资料 12月13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一个以国家之名、举国同祭的纪念日。 “我们不敢相信,那将婴儿挑在枪尖上虐狂,在光天化日下轮奸女性,将活人埋至脖颈看着一点点窒息而死的作俑者,是号称高度文明的人类。即便是妖魔,那也是旷古难恕的通天罪孽。”在这份近千字的函件中,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这样写道。 1994年8月,夏淑琴赴日本作证,成为继东京法庭之后第一位赴日本作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许多普通日本人都被日军的暴行惊呆了,哭了。”夏淑琴回忆。请看—— 首个“国家公祭日” 12月9日上午,作为国家公祭日首倡者,无锡民建会员赵龙领受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9年前的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赵龙在第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递交了一份“一号提案”——首次建议建立国家公祭日。总共5页纸的提案,光是49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的签名就占去2页。涉及提案内容的,仅仅589个字。 字字千钧。 9年后,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确定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的国家公祭日纪念方式,几乎原封不动地采纳了赵龙的提案——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每年的此日,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遗址,举行有国家领导人出席、社会各界及国际友人(包括外国政要)参加的公祭活动,并以法律或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这一纪念日从提议到落地,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 1994年8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应日本民间组织铭心会邀请,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夏淑琴赴日参加缅怀亚太地区战争遇难者活动。在广岛和长崎,日本纪念原子弹爆炸死难者的规模远超他的想象。正是通过这样的纪念形式,原本是战争加害国的日本,却扮演起受害国角色。 回国之后,朱成山立即建议省市有关部门也要举办有关隆重仪式,警醒后人、不忘历史。 1994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57周年祭日,江苏省暨XX市社会各界人士第一次在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悼念30万遇难同胞的纪念活动。今年是第21个年头。 2005年3月,赵龙首次提交“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上,赵龙再次提交相关提案。同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邹建平代表也提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祭日举行国家公祭”建议案,代表委员们联合签名响应。 在朱成山看来,国家公祭日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的“第三次固化”。第一次,是“两个法庭”(远东国际法庭、南京法庭)关于南京大屠杀案审判,将南京大屠杀案作为一个判例;第二次,是在1985年前后,建馆立碑编史,以物质的形态将其固化。 而这一次,是以法律的形式、以国家的意志进行固化。它对于凝聚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力量,以及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今日全城同祭 南京江东门云锦路地铁站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墙上,“国家公祭”四个大字牌格外醒目。 77年前震惊世界的人类浩劫,终于获得与之相匹配的祭悼。 今天的南京,在主祭场之外,在遇难民众的“丛葬地”遗址,也将举行祭祀活动。 1985年,XX市人民政府曾在北极阁、东郊西洼子村、清凉山、五台山、普德寺、花神庙、上新河、挹江门、中山码头、汉中门、草鞋峡、燕子矶等13处丛葬地遗址建立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此后多年来,又陆续有丛葬地被发现和证实。现有的20多座纪念碑,有的是丛葬地,有的是南京大屠杀集中屠杀地,有的既是屠杀地又是丛葬地。 “南京大屠杀分散在南京各个地方。每年纪念馆都有悼念活动,部分大屠杀纪念碑也有悼念,但只是少数,很多纪念碑甚至不为人知。民间的悼念,是历史本身的回归。这些地方,我们应该呼吁市民前去缅怀、凭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说。 朱成山介绍说,南京曾先后五次发现并挖掘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遗址。 第一次是1946年,在南京中华门外兵工厂和普德寺发现“万人坑”遗址;第二次是上世纪50年代,南京大学天文系在基建的过程中,在阴阳营和南秀村发现了大量遇难者的遗骨;第三次是上世纪80年代,江东门纪念馆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了“万人坑”遗址;第四次是1996年,在南京东郊的仙鹤门发现了埋有遇难同胞的“千人坑”;第五次是2006年,南京大屠杀殷山矶遇难同胞丛葬地被发现。 “每一次遇难同胞丛葬地的发现,都是对当年日军罪行的最好控诉,也是对中国人心灵的一次撞击。”朱成山说。 今天,每一处丛葬地都应该祭奠,都值得我们用哪怕一朵小小的白花,献上最诚挚的哀思。 为民族历史“守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