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历史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目2.docVIP

人教版本历史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目2.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本历史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练习题目2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同步练习 选择题:(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 A.征服朝鲜 B.侵略中国 C.称霸世界 D.炫耀武力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是光绪皇帝所写,哀悼的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左宗棠 3.邓世昌壮烈牺牲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 B.辽东半岛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战役 C.丰岛战役 D.旅顺战役 5.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是( ) A.日军力量强大 B.北洋舰队丧失主力 C.北洋舰队装备落后 D.李鸿章奉行“避战保船”的妥协政策 6.“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具体指的是日本 A.丰岛海战不宣而战 B.在旅顺对和平居民的大屠杀 C.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 D.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7.继《南京条约》以后,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8.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 A.《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9.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A.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 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 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 10.《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 D.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1.你判断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当时的国力衰弱,远远落后于日本 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 C.清朝的军人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 D.清朝的军事装备落后 1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内容上最大的不同是( ) A.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二.列举题: 1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爆发的三次战役。 14.列举《马关条约》的内容。 15.用史实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台湾》 (1)诗歌中的“郑氏”“酷炎的夏日”“母亲”各指什么? (2)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 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李鸿章:难道不准分辨? 伊藤: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李鸿章:既知我国为难情形,则所求者,必量我力所为。 伊藤:日限既促,故将我所能做到者, 直 言无隐,以免多方辩论。 请回答: (1)指出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对话的时间和地点。 (2)伊藤博文谈话时咄咄逼人的原因是什么? (3)结果签订了什么条约?它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18.材料分析: 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二: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请回答: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你能根据这首诗的表述画出当时的场面吗?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