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所有..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肾小球肾炎所有.

教案首页 编号: 课程名称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专 业 中西医临床医学 班 级 2007-2 主讲教师 高昌杰 计划时数 2 专业层次 本科 专业职称 主任医师 编写时间 2010-08-03 章节名称 第二十六章 急性肾小球肾炎. 使用时间 2010-12-16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3.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理。 重点/难点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 新增内容:中医对肾小球肾炎的辩证论治。 教学方法 组织安排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15分钟)。典型病案(10分钟)。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25)。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25分钟)。中医研究进展(10分钟)。预防与调护(5分钟) 教学手段 课堂讲述与多媒体结合 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 《》《》《》 审查意见 (教学提纲)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教学目的 通过讲授,学会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学会运用西药,中药,中西医结合对本病进行治疗。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辩证论治。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与体征、治疗方法。 3.了解本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发病机理。 三、教学内容 概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流行病学、历史沿革。 典型病案 3.病因病理:本病是由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急性肾炎的肾脏肿大,色灰白而光滑,又称“大白肾”。表面可有出血点,切面皮质和髓质境界分明,锥体充血,肾小球呈灰色点状。 4.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1)水肿(2)高血压(3)尿异常(4)其他症状(5)眼底检查(6)血液检查(7)肾功能测定(8)并发症。 5.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实验检查可诊断,实验检查至少应以下列3项特征中的两项为依据:(1)因咽部或皮肤病变部分检出致病菌(2)对链球菌胞外酶的免疫反应,有一项或多项成阳性。(3)C3血清浓度短暂下降,肾炎症状出现后8周内恢复正常。鉴别诊断:须于新月体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或狼疮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相鉴别。 6.治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避免受寒受湿、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及蛋白摄入量等。药物治疗包括:(1)控制感染首选青霉素(2)对症治疗。中医辩证论治。 7.预防与调护 8.中医研究进展 (教案续页)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肾小球免疫介导性损伤的一组疾病,临床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为主要表现。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学龄儿童为多,男女之比例约为2:1。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转为慢性 肾炎,极少数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节主要介绍临床最多见的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 本病属于中医“水肿”范畴,部分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属血证中的“尿血”。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体内水液代谢障碍,过多的水液潴留于肌肤所致,主要与风邪外袭、肌肤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有关;尿血是由于下焦有热,迫血妄行所致。本病与脾肺肾三脏密切相关。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多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轻重并不完全一致。目前认为,链球菌感染后,其胞浆或分泌蛋白的某些成分可能作为主要致病抗原,添发免疫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致病;或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再结合循环中的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的免疫复合物补体激活,使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导致肾脏病变。此外,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感染都可引起肾小球肾炎。 中医认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是由于外邪入侵,肺先受病,先出现肺卫表证,恶风发热,咽痛,咳嗽等,或皮肤患脓疱疮。若患者肾气不足,病邪得以深入,内客于肾,则肾受邪病变,气化功能失常,兼之肺失宣肃,脾失运化,致水液代谢受到障碍,水湿泛溢于肌肤而出现水肿,水湿不下行而小便短少,同时邪热瘀结于肾,迫血妄行而出现尿血等。 二、病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后,肾脏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变化呈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增生肿胀,使毛细血管腔变窄甚至闭塞,系膜细胞也增生肿胀,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纤维蛋白等沉积,因而从外部压迫毛细血管,两者均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流受到障碍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