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及新进展.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迅速引起心排量的降低,导致组织器官低灌注和急性淤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脏结构的异常可以表现为急性心肌或瓣膜的病变,功能的异常可以是收缩性或舒张性心力衰竭,也可以由心律失常或心脏前后负荷的不匹配引起。临床上以突发严重的呼吸困难为首要症状,可以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处理。急性心力衰竭可以发生在既往无心脏病的患者,首次新出现急性心衰或一过性的急性心功能异常;也可以发生在有心脏病的患者,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失代偿。 急性心力衰竭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依其发生频率顺序排列: 失代偿性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急性心衰,心源性休克,急性右心衰和高心排血量性急性心衰。 近年来,急性心力衰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继有多个急性心衰的注册研究问世,美国发表了ADHERE,OPTIMIZE-HF研究的结果,欧洲公布了EUROHF-I,EUROHF-II研究,并在2005年推出了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指南。 ADHERE(The 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 National Registry)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前274医院105,388名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高血压(73%)、冠心病(57%)和糖尿病(44%)是最常见的病因,平均住院死亡率为4%。收缩功能代偿的急性失代偿心衰约占50.4%,多见于老年、女性、高血压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 或ARB,该部分病人的住院期间死亡率低于急性收缩性心衰,分别为2.8%、3.9%。血BUN37mg/dl, SBP≤120mmHg 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采用利钠肽或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衰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明显低于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因急性失代偿性心衰入院的患者,女性占52%,女性年龄略长于男性,分别为74.5和 70.1岁,住院时间和死亡率两性间无明显差异。 OPTIMIZE-HF (the Organized Program to Initiate Lifesaving Treatment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研究显示:急性心力衰竭时,收缩压是一个独立的预测死亡的危险因子。入院时收缩压低,死亡率高。收缩压小于120mmHg, 住院期间死亡率为7.2%;收缩压120-139mmHg,死亡率3.6%;收缩压 140-160mmHg,死亡率2.5%;收缩压大于161mmHg,死亡率1.7%。出院后60-90天追踪期死亡率也与收缩压有关,随着收缩压的从低到高,分别为14%、8.4%、6.0%、5.4%。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约50%,左室射血分数正常或代偿。 因此,急性心衰的分类也有以血压为基础,在美国急性心衰的患者中,收缩压大于150 mmHg约占35%,收缩压在90-150 mmHg占55%,收缩压小于90 mmHg约8%,心源性休克小于1%,急性肺水肿小于3%(胸片显示肺淤血的占74%)。 EHFS I (EuroHeart Failure Survey I)研究公布了欧洲24个国家114医院2000-2001年间11327名因心力衰竭或怀疑心衰紧急住院患者的资料,住院死亡率约为7%。既往心衰史占65%,2-3月死亡率为6.5%,2-3月间再次入院率为24%。 EHFS II(EuroHeart Failure Survey II)研究是欧洲30个国家133个医疗中心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调查,截至2005年8月,注册了3580名急性心衰的患者,新发生的急性心力衰竭占37%,其中42%因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失代偿性心衰是急性心衰最常见的表现形式,约占65%,急性肺水肿16%,急性心衰合并高血压11%,心源性休克4%,急性右心衰竭3%。冠心病、高血压和心房纤颤是最常见的病因,约80%的病人超声心动图发现存在二尖瓣返流。左室射血分数≥45% 占34%。平均住院9天,住院期间死亡率6.7%。出院前80%的病人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 受体拮抗剂,61%的病人服用β 阻滞剂。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概况,急性心衰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 一个以呼吸困难急诊入院的的患者,如何鉴别是心源性的急性心衰还是肺源性或其他原因引起,除了病史和体检,有无急性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呢?B类利钠肽(BNP)和氨基末端前B类利钠肽(NT-proBNP)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急性心衰生物标

文档评论(0)

db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