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分析

Thanks 线粒体内膜(包括嵴)的内表面附着的圆球形基粒。 将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关键装置。 化学本质是ATP合酶复合体,也称F0F1ATP合酶。 2.ATP合酶复合体 转子:C12γ1ε1 定子:a1b2δ1α3β3 磷酸化的结构基础:ATP合酶 1979年Boyer提出结合变构模型。其要点: ATP合酶利用质子动力势,催化ATP合成。 ATP合酶的头部有3个催化位点(β亚基),催化位点有3种构象。 质子通过a亚基时,引起c亚基构成的环旋转,带动γ亚基旋转,γ亚基端部高度不对称,引起β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的周期性变化(L、T、O),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 1994年Walker通过牛心线粒体晶体结构证明了该模型。 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被F0F1ATP合酶用来催化ADP磷酸化而合成ATP,ATP生成部位即是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二)氧化磷酸化耦联 (三)线粒体DNA的复制 类似于原核细胞的DNA复制。 一个重链复制起始点:控制重链自我复制 一个轻链复制起始点:控制轻链自我复制 复制特点: 轻链的复制要晚于重链; 重链的合成方向是顺时针的;轻链的合成方向是逆时针的; 复制不受细胞周期的影响,可以越过细胞周期的静止期或间期,甚至可分布在整个细胞周期。 复制时间:整个复制过程约持续2个小时。 五、线粒体靶序列引导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运输 1.去折叠 2.穿线粒体膜 3.重折叠 (一)需要分子伴侣的协助 运送之前,蛋白质大多以前体形式存在。 线粒体中的蛋白质绝大多数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合成,称前体蛋白,将定向转运至线粒体。基质导入序列(matrix-targeting sequence,MTS) 基质导入序列(导肽)——N—末端引伸出的一段含线粒体靶序列的肽链。 折叠 ———— 解折叠 ———— 重新折叠 分子伴侣 分子伴侣 ⑴ 前体蛋白与受体结合。 ⑵ mthsp70可与进入线粒体腔的前导肽链交联,防止了前导肽链退回细胞质。 分子伴侣:保持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的非折叠状态 NAC:与少数前体蛋白相互作用,增加蛋白转运的准确性。 hsc70:和绝大多数的前体蛋白结合,使前体蛋白打开折叠, 防止已松弛的前体蛋白聚集。 (二)前体蛋白在线粒体外保持非折叠 线粒体内外膜之间存在接触点,蛋白质通过此处的TOM和TIM复合体,进一步进入基质。 线粒体蛋白穿膜转运的布朗棘轮模型示意图 (三)分子伴侣运动产生的动力协助多肽穿越线粒体膜 (四)多肽链需在线粒体基质内重新折叠才能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 基质作用蛋白酶MPP: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切除大多数蛋白的基质导入序列。 mtHsp70、Hsc60、Hsp1等协助折叠 导肽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结合 内、外膜之间的接触点 插入到内膜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成熟的蛋白质;导肽被水解 (五)核编码蛋白向线粒体其他部位的转运 1.蛋白质向线粒体膜间腔的转运 ⑴ 信号序列 基质导入序列M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基质。 膜间腔导入序列ISTS:引导前体蛋白进入膜间腔。 ⑵ 转运方式 整个蛋白进入基质,第2个信号序列ISTS引导多肽链通过内膜上的通道进入膜间腔。 第2个信号序列ISTS起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阻止前体蛋白向基质转运,并固定于内膜上,切去位于内膜上的ISTS部分后,进入膜间腔。 通过直接扩散从胞浆通过外膜而进入膜间腔。 ① ② 2.蛋白质向线粒体外膜和内膜的转运 在外膜蛋白的转运中,类孔蛋白P70的研究最多。 在P70的MTS后有一段长的疏水序列,起着转移终止序列的作用,而使之固定于外膜上。 内膜上的蛋白质的转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六、线粒体介导的细胞死亡 目前普遍接受的线粒体起源假说为内共生学说,该学说认为线粒体可能起源于与古老厌氧真核细胞共生的早期细菌。 七、线粒体的起源与发生 线粒体是通过分裂方式实现增殖的 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线粒体的生物发生是通 过原有线粒体分裂完成的。 线粒体的生物发生过程: 第一阶段——线粒体进行分裂增殖; 第二阶段——线粒体本身的分化过程,建成能够行使氧化磷酸化功能的机构。 线粒体分裂 狗心肌细胞线粒体 新生鼠肝细胞线粒体 2 1 3 线粒体的增殖 间壁分离: 收缩分离: 出芽分裂: 线粒体的内膜向中心内褶形成间壁,或某一个嵴的延伸。当延伸到对侧内膜时,线粒体一分为二。 线粒体中央部分收缩并向两端拉长,中央形成很细的颈,整个线粒体成哑铃形,最后断裂成两个新线粒体。 先从线粒体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