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人物外貌描写之我见.doc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人物外貌描写之我见.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 人物外貌描写之我见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常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而肖像描写广义上包括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从狭义上讲,肖像描写就等于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或称之为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面容…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早在18世纪,席勒就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既有语言美、意境美,又有思想美、结构美,是人类感情与美的积淀…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应该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努力在课堂上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尊重他们的独特感…   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通常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这些方法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而肖像描写广义上包括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从狭义上讲,肖像描写就等于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或称之为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面容、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下文,笔者想就人物的外貌描写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避免千人一面,抓住人物特征   有的学生只要写到人物的外貌,就是“他长着一双炯炯有神(或者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红红的嘴唇,个子不高不矮”。这样的外貌描写把人物变成了一个模样,就像“克隆”出来似的。这样的人物太格式化、脸谱化,明显缺乏个性,根本无法判断究竟写的是谁,根本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其实,人物的外貌特征往往与人物的职业、教养、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和性格特征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的人物,他们的外貌也应该千差万别,外貌描写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去写,写出个性、写出差别。   例如阿累在《一面》中对鲁迅先生的描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得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鲁迅先生“瘦,但很有精神”的特征,突出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   二、避免面面俱到,明确写作目的   有的学生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头写到脚,什么都写,盲目求全。例如:“她身高1.6米左右,体型微胖,圆圆的脸蛋,长发披肩,眉毛修长,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洁白整齐,皮肤白里透红,上身穿短袖红体恤,下身穿浅色牛仔,脚上穿着一双高跟鞋。”这样的外貌描写可谓滴水不漏,一应俱全。但在读者心中,却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这样的外貌描写,读者根本不清楚作者想要表现什么,目的何在。而无目的的描写,只能是多余的、无价值的。因此,我们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一定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东西写,要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东西,切忌面面俱到。   例如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仅此一句,就把孔乙己现实中身份地位低下、生活贫穷,心理却死要读书人的面子,羡慕上层生活,蔑视劳动人民的特殊性揭示了出来,可谓“一句顶十句”。所以说,外貌描写要有的放矢,不能漫无目的,面面俱到。   三、避免平淡无奇,运用修辞手法   有人说:“作文的语言,就是运用修辞的艺术。”笔者认为虽然有些过激,但却不无道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夸张、排比等),会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例如鲁迅笔下的“杨二嫂”:“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圆规的比喻,突出了杨二嫂身形瘦弱,性格却泼悍的特点,令读者记忆犹新。   再如刘鹗《老残游记》写白妞:“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珠宝,如白水银里裹着两丸黑水银……”其中比喻、排比的运用,让白小玉的形象栩栩如生,娇美动人,令人终身难忘。   四、避免模式化,在情节发展中写作   七年级时,学生学习了魏巍的《我的老师》。文中开头就写老师外貌的方法,成为许多学生竞相模仿的典范。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只要是写人的作文,学生就习惯性地在开头描写人物的外貌,出现了一种相当刻板的、模式化的不良倾向,令人望而生厌。   幸运的是,阿累《一面》的出现,让我们对外貌描写的时机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中心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