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权谋正传

权谋正传 前言:正大光明释权谋 权者,权衡、审察;谋者,施展计策。 权谋不是“术”,不是诡计,是一种睿智。 《论语·为政篇》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来推行政务,并把道德教化比喻为北极星。但在诸侯割据的战国时期,孔子壮志未酬,这一理想就被耕战、盐铁、财富无情的击败。 孔子的这一理想的失败,是出于其对“人性”的过高估计--他把人人都想象成君子。然而世上哪有这样多的君子呢?没有君子,就没有“以德治国”的基础。做君子是件很难的事,作伪君子倒是很容易。所以中国封建王朝搞“以德治国”,实权大多是落在伪君子手里,也就是平民百姓说的“奸臣”手里。 孔子的确也不是从政的那块材料。《论语·为政篇》里曾有“子张问干禄”一节。“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子张问孔子怎么谋取到官职,孔子说:‘要多听,不清楚的地方先放在一旁,有把握的,也要谨慎的说出来,这样可以减少错误;要多看,有疑问的先放一下,有把握的也要谨慎的做,这样能减少悔恨。说话过失少,做事悔恨少,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这段话有没有错呢?显然是没有错的。但却是答非所问,跑题了。子张明明问他“怎么谋取到官职”,孔子回答的是“怎么做官”。谋取官职,除了李宗吾《厚黑学》记述的那些“非正常手段”我们可以暂时不提之外,仅从战国时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是游说、找名人引荐等等途径。就连孔子本人周游列国,也是一种为谋取官职而进行的游说。而孔子对子张的回答,是把子张放在已经做官的角度,教子张为官之道,尤其是“为好官”之道。所以我才说孔子所答非所问。 子张问怎么谋取官职,并非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施政、实施自己的抱负,是要有舞台的。没有这个舞台,所有的宏伟志向都没有实施的可能。真君子不要介意赤裸裸的谋官。实权落在真君子的手里,总比落在伪君子的手里要好的多。 提到人的睿智、灵性、将风帅才的激扬,不由自主的会把思绪流转回到灿若星河的战国时代。解释权谋,就从那个非常的时期开始吧。 一 《战国策》启示录 (一)如何苟存于乱世 东周策《秦兴师临周章》和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章》说明:一个弱国,欲苟存于乱世,须学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相关联。 朝不保夕的东周,遭遇强秦兴师勒索九鼎。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一国。于是东周士人颜率游说齐王,愿把天子宝器送与齐国。齐王大喜,遣精兵五万解东周之围。事后齐王非但没有拿到九鼎,还让东周得了便宜还卖乖。颜率说,非我不给,你自来取就是了,只要你不畏惧魏、楚的虎视眈眈。 《秦兴师临周章》中假借颜率的口说了齐王不能取得九鼎的原因:齐国离东周稍远了一点,你想要借道的魏国、楚国都对九鼎虎视眈眈,他们不会让你顺利取回九鼎的......何况那九鼎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带走的,那周武王也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 齐国的国君几乎背过气去,哭笑不得。其实,齐国的国君是没有分清实利与虚名。 秦意图的是九鼎,还是东周的土地,不得而知,我揣测,索要九鼎不过是个名目,要的还是东周的土地。颜率保护的,是东周的土地而非九鼎,这一点很明白。如果强秦真的得到那几个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的鼎,就引兵而退,东周的国君就不会如此忧心仲仲。 九鼎只是虚名,土地才是实利。秦国看得到,颜率看得到,唯齐王看不到。齐王因贪图虚名最终被耍弄。 颜率启示我们:在乱世中没有人同情弱者,没任何人会无条件的帮助弱者。唯有利益才能诱惑别人帮助你。应该学会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关联在一起,但是请记住,只是诱惑,别动真格。 把自己的利益和别人的利益关联,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章》也不失为一个范例。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协助韩、魏攻打楚国,之后又为韩、魏攻打秦国。在攻秦时孟尝君向西周借粮借兵。西周出于自己利益关系,不想答应,但又不敢得罪齐国。于是西周的韩庆游说孟尝君说:“齐国为韩、魏攻楚,增强了韩、魏的势力。如今又联合攻秦,又增加了韩、魏的强势。韩、魏两国南边没有对楚国侵略的担忧,西边没有对秦国的恐惧,这样韩、魏两国愈加显得重要和尊贵,而齐国却因此失去的地位。我私下替齐国感到不安。倒不如让西周暗中与秦合好,而齐国不要真的攻秦,只是兵临函谷关而不要进攻,西周届时会把您的意图对秦王说:‘孟尝君肯定不会破秦来扩大韩、魏,他之所以进兵,是企图让楚国割让东国给齐。’这样,秦王将会放回楚怀王来与齐保持和好关系,秦国得以不被攻击,而拿楚的东国使自己免除灾难,肯定会愿意去做。楚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