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本语文选修(墨池记)课件1.pptVIP

2016苏教版本语文选修(墨池记)课件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苏教版本语文选修(墨池记)课件1

  曾巩(1019-1083),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00,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书法作品 译 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隐约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处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苟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也在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洗笔洗砚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邀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 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赋所致。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用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 被湮没无闻,就写下“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 墨池记 曾 巩 作者曾巩简介 人生经历 曾巩少年聪颖。18岁时,赴京赶考,与王安石相识,并结成挚友。20岁入太学,上书欧阳修并献《时务策》,名闻天下,但因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后其父去世,只好辍学在家。嘉祐二年(1058),欧阳修主持会试,坚持以古文、策论为主,诗赋为辅命题,曾巩才与其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一同登进士第一。此时他结识欧阳修、王安石、杜衍、范仲淹等,并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陈述为人处世的态度。 为官后负责整理古籍,成绩斐然。后被流放地方,支持王安石新法,结合实际在地方实施,深受百姓爱戴。后回京官拜中书舍人,深受重用。元丰六年(1083)四月,曾巩卒于江宁府(今江 苏南京),终年65岁。后葬于南丰源头 崇觉寺右。 王羲之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艺术家之一,被后人誉为行书天下第一,他的书法线条如行云流水,字体风流潇洒。前人评他的笔势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人称他为“书圣” 。 文化感知 王羲之的墨池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墨池。 王羲之书法《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 王羲之书法作品:丧乱贴 丧乱帖 《乐毅论》局部 王羲之作品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关于墨池的记载??   除荀伯子《临川记》中有王羲之墨池的记载外,浙江省永嘉县积谷山中也有一个水池,池旁刻有米芾所题“墨池”二字,庐门归宗寺内也有王羲之的洗墨池,此外湖北蕲qí水(蕲春、浠水一带)等地亦有类似遗迹。这些遗迹有些当然是后人的附会,但也可见人们对王羲之勤奋精神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记是古文中一种不定体。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