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彰显学校文化特质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致力彰显学校文化特质分析

致力彰显学校文化特质 [查阅次数:2次]??[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1日] 在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学校文化脉络的明晰、充盈与彰显,将原有的学校文化进行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何彰显独有的个性的学校文化,让老校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应有的生命及活力??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挖掘——新校做“老” 学校文化是一本立体教科书,其重要意义在于对师生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引领,反映的是一种文化认同和追求。老校的改造不能是新文化的重建,也不能是老文化的复制,它需要在对老校已有学校文化的挖掘中进行疏理、筛选、提炼和重构。 1、寻访必要的价值支撑。 学校的改造过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契机,也是学校办学理念、愿景再次概括、提炼的时机。为了让学校文化能进一步的提升、浸润每一师生,学校组织了学生代表、在职教师代表、退休教师代表、老校友代表、中层管理人员等进行深入访谈。深入了解学校各成员对已有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理念冲突,进而为核心文化理念的提升逐步达成共识。深入访谈,也是对学校多年来的教育文化主张进一步明晰,路径选择更加明确,是学校全体成员教育理解更为加深的过程,也是一次凝心聚力的过程。 2、探寻隐藏的人文环境 每一所学校身处的区域环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信仰系统。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校园的改造建设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学校周边的人文环境。让学校的文化植根于社会区域的大背景下,使学校的文化有根基和活力。 一中心小学地处老城区的西部,学校南临为纪念昆山三贤之一的归有光先生而命名的道路——震川路;东靠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中山路;北面与昆山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卫泾命名的状元泾相接;西连张大福的梅花草堂,所辖区域内还有片玉坊、仙花坊、西寺弄、甲子弄等昆山著名的名址。为此,学校特别开辟了“玉山之美”文化长廊,展示学校周围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3、追寻有根的历史溯源 学校的改建容易导致一所老学校历史厚重感的遗失,让校友和师生感到心理缺失;也容易出现新、老发展进程中的文化断裂。必须在重建中努力让学校物、景印有历史的记忆,让老校的改造变化的是“形”,保留的是“神”。 1915年,昆山地方人士王沂仲、王景虞、潘鸣凤等纳著名教育家王炎培、江问渔之建议,遵照民国初年《教育部高等小学令》和《教育部实业学校令》之规定,择南街积谷仓为校址,创立“昆山县乙种商业学校”。?1927年秋,校名为“昆山县立近民小学校”,意乃授引南街一带,旧称“近民坊”。为了让学校的历史在校园中留下印迹,学校将现有的教学楼依然命名为近民楼、近学楼、近思楼、近艺楼、近真楼,形成鲜明的“近民”系列。学校的齐贤园也摆放的是学校三位优秀校友电脑大王王安、音乐家丁善德、物理学家周同庆的塑像。木栈道两侧摆放部分校友的手印。让师生走进学校,观赏楼宇,就知道学校的根在这里;走进楼宇,观赏布置,可以知道学校的未来走向;深入校园,观赏陈列,展示,可以知道学校之拥有。 ? 二、传承——老校做“新” 文化需要传承,特别是对一所有一定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的学校,她有着自己独特文化语言和表达方式。这些都必须体现在庭院、景观,以及走廊文化布置等方方面面。 1、继承历史的文化符号 一中心小学的百年,是伴着昆曲一路走来的:建国前,昆剧在我校搭台演出引起了轰动。90年代,我校的小昆班进中南海演出,又引起了轰动。这里培养出了著名的昆曲艺术家李鸿良等,也受过多名昆曲名家的来访。昆曲已经成为我校文化之血脉。根据这一历史文化元素,在校园中建设了“润雅园”景点;内设“昆声雅韵”戏曲小舞台,昆曲乐器柳琴、中阮等图景介绍,景点的圆路酷似昆曲表演中常用的头饰发簪。 ???2、沿承办学的成长印记 虽然,昆曲伴随我们一路走来,但是,一中心始终思考的是教育的真谛,追求的是教育的理想,一切目标都是为培育优秀的下一代。陶行知,给予了教育者信仰和教育的真谛。90年代初,学校参加了陶行知实验学校的研究工作,并评为江苏省陶行知先进单位,将学陶师陶作为教育之信念,求真知,育真人,行“真”教育。学校开辟了启真园,将学陶师陶的历程真实的展现在校园里。每天四问、雅真集等系列文化见证一小的成长历程。 3、秉承精神的永恒力量 学校文化总是与校园精神相伴相生的。回顾百年办学历程,学校取得了众多的省市级以上的荣誉称号,开展了“我感动的一中心人”、“办公室里教育故事”、“争做优秀的一中人”等触动人心灵的活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发向上,务实创新;追求卓越,互动共享”的学校精神;“创造新天地”的校风;“拿做来教,在做上教”的教风;“今日事,今日毕”的学风已深入人心,渗透在日常的行为习惯之中,这些都是一中心人的精神力量,必须自觉秉承和发扬。 ? 三、建构——破旧立“新” 校园环境的设计,是在学校文化理念统摄下的文化表述;学校的核心文化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