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干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

干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 ——赴山东省寿光市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王庄布依族苗族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余晋潮 2012年6月25日至30日,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40期(贵阳)党员干部赴山东省委寿光市委党校农业产业化培训班一周的学习。本次学习形式采取了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和讨论交流相结合,寿光市委党校纪委书记、高级讲师张林峰讲授了寿光市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农学博士刁家连讲授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有关领导还作了特色产业镇扶持产业发展、寿光市扶持产业发展的经验介绍,现场参观学习了寿光市展览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亩产万斤大棚桃“一边倒”种植技术推广基地、三元朱村蔬菜大棚、以及韭菜示范园、胡萝卜生产基地等,通过认真听讲、现场参观学习,对寿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乡级领导干部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一、六点心得体会 在听取了经验介绍、专家讲解、现场教学、讨论交流、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本人认为,一个地方的发展,发展的好坏,发展的速度,群众生活的改善,新农村建设等等,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山东省寿光市发展快、变化大。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有一批好的领导干部在持之以恒“为了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不懈奋斗。寿光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辖9镇,5个街道办事处,97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03万。寿光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寿光市选准了蔬菜作为带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常抓不懈,目前全市有冬暖式大棚40万个,具有国家及省市级蔬菜标准化养种植示范基地785个,全市新建大型蔬菜园区48处,标准化畜牧园区65处,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0亿株,新认定绿色农产品513个,年产蔬菜400万吨,拥有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产品除销往全国各地外,还出口至日、韩、香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9.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保守数字)达11253元,先后荣获“中国改革10强县市”等省级以上荣誉100多项,成为江北地区唯一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县级市。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群众自己干出来的,从村级看,三元朱村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在县级,有一个好的县委书记王柏祥。是他们经过几十年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发展的成果。 我们要学习寿光的什么呢?是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理念?成功的做法?成熟的经验?不光要带着实际学,还要带着问题学。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学习寿光干部敢为人先,探索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吃苦耐劳的精神。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当干部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在学习培训期间,听到寿光人总是提起“王伯祥”这个名字,那是20年前在寿光任职的县委书记。为什么他离任20年仍被老百姓深深怀念?那是因为他心中永远装有人民,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破浪改革,战天斗地,换来寿光一个全新的面貌。 1988年腊月廿八下午,王伯祥从孙家集镇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那里得知,东北有个韩永山,能在寒冬腊月里种出夏天才产的蔬菜,且不用生炉、不用费煤。这不是既经济又环保“金钥匙”吗?于是,王伯祥和王乐义商量把韩永山请到寿光来。春节刚过,王乐义就带上干粮下了关东,直接上门取经。头两次去,都吃了闭门羹。刚出正月,王乐义又第三次上东北登门求见,真诚终于感动了对方。王乐义就地学习到冬暖式大棚的栽种技术后,又于1989年5月,把韩永山请到了三元朱村。王伯祥立马赶来:“从今往后,三元朱就是你的家,寿光就是你的家!”在韩永山精心指导下,冬暖式大棚给寿光人民带来极大实惠。可就在这时,难捱想家之苦的韩永山产生了归去的念头。为使韩永山安心在寿光推广冬暖式大棚,县委专门召开常委会。会议结果出乎意料:奖励韩永山现金8万元,120平方米住房一套,配备专用北京吉普车一辆,全家四口户口迁到寿光并“农转非”。寿光一下子炸了锅。要知道,那时,一个干部年收入不过几千元,县委书记、县长都住平房,好多干部职工一家老小挤住一间小房子。况且,奖给韩永山的,还是全县第一批商品房中最好的一套。县里局长、乡镇党委书记下乡进城,都是骑自行车,县委书记、县长的车都十分破旧。韩永山的北京吉普不但崭新,连车号都是一号。韩永山老婆孩子一家四口不但“农转非”,女儿还安排了工作。而当时

文档评论(0)

ying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