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教案分析

第一单元 长征之歌 一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 2.了解律诗的相关知识;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3.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4.学习毛主席诗词的创作风格以及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教学重点 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影片,请看。(多媒体播放《长征》录像。没有多媒体播放条件的可解说背景导入新课。) 如: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我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连续行军二万五千余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2.解题、板题: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始于南北朝,形成于唐朝。在平仄、压韵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分五言和七言两种,限定一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或长律。律诗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长征”是本诗的题目。 3.出示学习目标(见前) 二、自主学习 (一)自学提纲(用课件展示或写在小黑板上) 1.初读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1)给加点字注音 逶迤??? 磅礴??? 泥丸?? 岷山??? 乌蒙??? 云崖 (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组词 难 横 更? 蒙 尽 磅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等闲?? 逶迤? 腾细浪?? 磅礴?? 走泥丸? 云崖? 开颜 2.再读诗歌,整体感知。 (1)朗读。划分朗读节奏,标示重音,注意韵脚,体会诗作感情。 (2)对照注释,理解全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以便讨论提问。(学生读完后,结合书下注释及个人理解,自主质疑,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投影出示全文大意。) 3.研读,思考讨论: (1)诗的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结合上下文理解句中的“难”有何含义?在下面的诗句中,红军的远征之“难”有哪些具体体现,请你用?“?????? 图”的表述形式概括一下颔联、颈联、尾联中展现的红军征服困难的场景。红军又是如何看待这些困难的?这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2)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二)自主学习(温馨提示:请同学们注意运用工具书,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做好笔记) (三)自学检测 ??精讲点拨: 第2题 尽? jǐn尽管?? jìn尽心;磅 páng磅礴?? bàng磅秤 蒙méng?乌蒙,蒙昧,蒙混过关mēng?蒙骗,欺上蒙下?měng 内蒙古??? 第3题(1)交流,明确:句中的“难”是指长征经历之苦、牺牲之大——跋涉万水千山(原意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诗中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在诗中具体表现在过五岭、乌蒙,渡金沙、大渡河,翻越千里岷山。概括为: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图、巧渡金沙图、飞夺泸定图、喜过岷雪山图,面对这一切艰难困苦。 拓展:过雪山,“狂风吼叫,雪花飘……狂风夹着冰雹,吹打在我们只穿着一件夹衣的身上,浑身真像刀刮一样。”走草地,烂泥把战士们的脚都沤坏了,寒冷、饥饿无情地袭来。如果万幸能找到吃的,那罕见的“食谱”是:野草、牛皮、野菜、野果、长芽的青稞……长征中,一切敌人、饥饿、疲劳、伤痛、风雪、泥沼、死亡,都一齐向红军战士袭来。 是的,红军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千山万水,千言万语,用一个字形容这长征,那就是:难。红军是“不怕”、“只等闲”,客观环境与主观心理的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第(2)题? 总分关系,颔联承“千山”,颈联承“万水”? 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一。 三、合作探究 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温馨提示:可以针对疑难字、词、句的理解,运用的修辞,写作手法,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质疑) 预设探究题: 1.请你在诗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一例,体会品味其饱含的深情,并有感情地朗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