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报告与科普文阅读.ppt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报告与科普文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新课标):报告与科普文阅读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A项“只要研究清楚了‘天’,也就清楚了解了‘人’。反之亦然”不正确,依据为原文第二段“《内经》是从研究天到研究人,从探讨人到探讨天,提出了……的观点”。 C项对“人事”的解说不正确,依据为原文第四段“‘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小而至于……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E项“证明《内经》时代的医学比现代更发达”不正确,依据为末段首句“《内经》……的基本观点,与……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答案: BD 2.作者为什么说“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请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种和谐”指上文所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作者这样说的理论依据是《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 答案: 依据《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健康就是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人体自身的和谐。失去这种和谐,人体就产生疾病。因此,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调整与维护这种和谐。(意思对即可) 3.文章最后说:“《内经》天人合一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了分析综合评价能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作答时要把握住“启示”并且结合全文,从题目中的这句话出发。可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该句的内涵,进而结合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是启示,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答案: (示例一)《内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现代科学的发展,可以从这样的经典文献中得到启迪。我们要认真的整理、学习传统经典,使其焕发出现代的生命力。 (示例二)《内经》这样的文献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大力宣传,让后代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要积极向全世界人民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感知主旨 科普文给人以科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当然应以能否获取科技知识为目标。要获得知识,首先要整体阅读全文,抓住文章主旨:说明事物的特征怎样,阐明了什么事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情况如何等等,然后再审析题干要求去解答问题。如《蓝蝶的光辉》一文,通过整体阅读,可以马上感知文章介绍了蓝蝶神奇的生命构造、蓝蝶的生命表现和现实生活中有可能运用到的许多方面。 2.“重点”定位 阅读科普文抓住主旨后,对其大概内容已基本清楚。然而还需要更进一步对其所有信息点明,特别是在理解某一关键句或关键词的时候。对此我们不妨用“重点”定位法,让关键句、关键词等一些重点内容到坐标点上去校正谬误和偏差。 3.彼此印证 科普文阅读题,有的把信息点扩散到了全篇,要求筛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解答这类题,用主旨辐射法,宏观控制有余而微观深入不足,用“重点”定位法也未能有完全的把握。将题干中的语句和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进行一一对照,彼此印证,查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关键词透视 科普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它在介绍新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示向纵深发展的前景,因而较多地运用“如果”“假如”“可能”“将会”等词语。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对这类词语要特别注意。如刘易斯·托马斯的《说味》中“然而我们的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如果能把一个个计算机做得足够大,大到能装得下附近的星系的话,它们可用来解决这个有趣的问题”等等。 5.探究品味 科普文不同于一般科技说明文,除了考查词句概念、文本主旨外,对文本语言的鉴赏,结构思路的分析,对文本包含的人文内涵的考查也是重点,所以我们在阅读科普文时还要注意品味鉴赏文本的文学性较强的地方。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