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青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7年12月21日在常青镇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许 德 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常青镇第一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本届政府任期以来的工作,并对今后五年及2008年的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第一届人民政府任期七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第一届人民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实力快速提升。预计2007年实现GDP6.6亿元,是2000年的3.33倍,年均增长18.8%;完成财政总收入1660万元,年均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年均增长16.3%。农业持续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4亿元,年均增长5%。高效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桑园面积增加到1万亩,比2000年翻一番。推进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增国有河堤成片造林850亩,新建林带39条。规模养殖大幅提升,发展畜禽养殖大户219户,建成一个市级养殖园区。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01年以来建设防渗渠35公里,配套建筑物437座。疏竣三级河道9条,四级河道68条,动土量101.96万方,河道整治工作连续三年受到市政府表彰。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增水稻插秧机6台,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生猪税费,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土地经营制度得到创新,新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5家。工业快速突破。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1亿元,是2000年的14.2倍,年均增长45.8%,其中规模工业产值11.3亿元,是2000年的10.3倍,年均增长93.8%;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0.1亿元,是2000年的11.3倍,利润3528 万元,年均增长26.5%。累计协议注册外资5399万美元,到账外资2132万美元,市外民资2.8亿元。2005年被评为南通市民营经济增幅十强镇。累计完成项目投入17.3亿元,其中规模项目投入10.8亿元。新增项目75个。建筑业异军突起。对原高井、常青建筑公司成功进行改制,重新组建常青建筑安装工程公司。2007年全镇建筑企业承揽工程140万平方米,建筑业产值预计可达12亿元。服务业实现突破。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0万元,是2000年的15.6倍,年均增长48%。新增大型超市6家,酒店、宾馆6家。“品德”、“苏农”等连锁经营名店的加盟改变了农村经营业态,提升了经营管理水平。
(二)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完成了城乡规划全覆盖工程,编制了镇区总体建设规划、控制性详规及道路、排水、供水、消防等四个专项规划,制定了三区(镇北工业区、镇南工业区、草张庄工业区)8平方公里的产业集中区规划和海圩、叶庄、万全、董王四个村级工业园区规划,编制了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建设规划。加强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横向的新叶路、园区路、育贤路和纵向的常青路、王圩线,开工建设新泰路。建成6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铺设彩色人行道1万平方米,镇区、工业集中区绿化1.8万平方米。排水、照明、道路交通安全标志同步到位。新增镇区房地产面积20万平方米。强化了镇区管理。组建了城管中队,聘请了保洁人员,配备了保洁设施,镇区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集中转运。加强了对镇区经营秩序和经营环境的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农村五件实事,新建农村通达工程22条、68公里,改造危桥 13座,农村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启动了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16个,建成农民住房299幢。
(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事业成绩斐然。调整了学校布局,撤并小学7所,中学2所,巩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分别达到100%,初中升学率达到98%。全面实施“六有”工程,2003年常青初中成功申报南通市十佳校园,通过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验收。中等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著,累计考取如皋中学公费生144名,连续五年如皋中学公费生和省重点高中公费生上线率位居全市农村中学第一,常青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凸现。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投资近100万元建成镇级文化活动阵地,文化活动内容达13项。建成藏书5000册的镇阅览室。镇文化站在全市率先通过省级验收。成功举办了“雉水之夜”大型文艺演出。12个村(社区)全面建成文体活动室,体育健身器材全部到位,2006年荣获全市文化体育先进镇荣誉称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到100%。广电事业实现突破。全镇架设有线电视干线8公里,支线12公里,调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