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个体生态学
第一节 昆虫生态学基础
关于生态学
1起源:源希腊 Oikos “家”“居住地”。最早出现在达尔文《物种起源》原意为“生物生存争和自然选择”而生态学一词1866德国E.haeckel《生物普通形态学》中首创了这一词,后1885年《外貌总论》和1896丹麦Warming《植物生态地理学》中引用,应用而使其得到承认。
2 范畴:非常广泛。指一定空间范畴的有生命的生物群落和无生命的物环境构成的能量物质的循环。
由四部分构成:(1)物理环境(2)生产者(3)消费者(4)分解者
昆虫生态学:
1 内容及任务
是从一般动物生态学基础上发变异来,研究自然界昆虫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昆虫个体生长、繁殖、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昆虫群落的组织、种间关系及生存密度的稳定性和变异。
种遗传性及在空间、时间上存状况及变动规律。
任务:
研究昆虫由于适应形成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即种在环境内的变异。(生物学特性的改变)
种群数量环境变动关系。
研究群落结构及形成、发展过程。
研究群落中种群间的种间关系,种的关系。
人类生活与昆虫群落、变化状况关系。
不仅是昆虫本身在生长地的生存、繁殖、活动及适应等的记述或一地区的种类记载而且动物在生活中和有机及无机环境的关系,尤其是以动物和动物或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的互助或敌对关系为甚
2 昆虫学的研究进展及手段
自昆虫生态学成为一个学科后,经历了三个阶:
50年代前:个体研究。即个体以环境的反应(生物学特性)。
60年代前:种群研究。包括生物群落至生态系统。
70年代前:害虫综合治理及更广阔范围。
室内、室外试验。观察昆虫个体生长繁殖等及种内竞争。
研究控制或增加昆虫繁殖量。
在选定一个种群后对该种群在自然界内变动情况,须长期记录,而后系统分析和归纳因素与昆虫个体及群体的关系,在工作中,利用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验调查结果。文字力求通易懂。
3 昆虫生态学的类别:
按研究的对象分为个体生态学及群体生态学。
个体生态学研究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即每个动物因环境因素的刺激南而发生的生理反应。
群体生态学研究动物相互之间及动物群体与环境的关系。
按研究手段、表现手段和研究内容分为七个领域。
数学生态学。丁岩钦《昆虫数学生态学》,徐汝梅《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
昆虫经济生态学。薄蛰龙《农作物害虫管理数学模型与应用》
环境生态学。
物理生态学
生态能量学
昆虫群落生态学的研究
昆虫化学生态学的研究
三、昆虫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生活型:昆虫和生境内各种有关因素相接触,结果有些种或个体对环境适应,表现出有机体和环境间建立了明显的统一表现在个体的形态,生理或生态及下同的生少方式上,因此,一种昆虫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这种昆虫生活环境的主要特点,称为“生活型”。
2、生态系统
3、昆虫的发育阶段性
4、物对环境条件忍受律: 环境条件对于昆虫
广适应性种:凡能忍受外界环境变化很大的种称为广适应种
狭适应性种:仅能在狭窄条件下生存的种称为狭适应种。
5、有机体和生活环境的统一性表现在生活型的分化上。
6种间关系主要表现有寄生、共栖、共生等形式。昆虫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和整体与环境的关系是不同。个体是以对代谢作用有直接影响的生活条件为转移南而种群受到竞争等作用。
q=活虫体重(M)-虫体干重(P)/活虫体重 体液系数愈小,体液愈浓,过冷却点愈低,抗寒愈强。
(四)昆虫耐寒性影响因素和评价
1、昆虫耐寒性评价:体液系数Q=(活虫体重M-虫体干重P)/活虫体重M
2、影响耐寒能力的因素:a 温度下降速度b 虫体状态c 昆虫生育阶段d 食物
(五)低温致死机制分析
1、0℃以上低温致死原因:生理失调、营养过度消耗 a生理原因b 物理原因
2、0℃以下低温致死原因:
三、昆虫在高温下的反应
(一)高温不良影响的迟滞反应:高温影响后生存的昆虫在后期的致畸性。
昆虫能蒸发一部分水分以降低体温,高温对昆虫生理上的伤害还有显著的延后作用。即在高温范围内,当时昆虫生长很少受影响,但后期死亡。可引起某种雄虫生殖力丧失,雌虫不能交尾产卵或产下的卵不发育孵化。
(二)高温下昆虫调节温度方式 个体生存调节:生理调节、活动调节
昆虫耐热手段:生理调节:(1)蒸发(2)脂肪(3)夏眠
习性适应:(1)荫(2)夜动(3)振翅
体液蒸发 。 群体生存调节:群体活动
(三)昆虫高温致死机制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生理失调。
四、温度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一般在不适低温下昆虫行动迟缓,若温度过低则个体呈麻痹状态。在不适高温下则行动又过度敏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