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道德总结

思想道 德 年 终 总 结 应用技术学院团总支 2010年12月 序言 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是做人根本,它反映了礼的高境界追求。教育大学生懂礼、知仪、行礼,形成良好道德行为,引导大学生对礼仪的运用,做到学用并重,以提升自我礼仪知识、人格、修养来构筑校园特色的礼仪文化。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明程度越高,礼仪的运用和要求就越高,礼仪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就说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了礼并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具备了最高道德。可见,礼与道德关系之密切,礼对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何等重要。如何使大学生懂礼知礼,提高其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大学生重视道德是做人之本,知道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倡导学好、用好文明健康的礼仪风范,才能将之固化成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做人之根本 “道”原指道路,后引申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规则,“德”是人们对“道”认识的所得。我们从小到大,父母、老师一直在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每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道德问题,同时在评价着他人的道德水准。道德简单讲,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道德是人类的专利行为,是一定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是讲人的行为“应该怎样”和“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学做人和学做事。 中国历史上很多论述说明了道德对做人的重要意义,如“德行者本也”,①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者,才之帅也”,②即道德统帅人的才智。1961年陈毅元帅在送儿女学习时写了一首诗:“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尤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人民培养汝,一切为人民。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陈毅元帅教育儿女立德为先,把锻炼品德纯看成培养儿女之根本,让儿女“永作座右铭”。 同样国外的思想家、教育家也很重视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一个人不应该被荣誉、金钱和地位诱惑——去忽视正义和其他德行。”③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说“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④德国着名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所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⑤可见,道德是一个人精神的支柱,做人的根本,事业成功的基础。 礼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 礼,在汉语中本意为敬神,后引申敬人,表示敬意的通称。仪,《说文解字》道:“仪,度也”,本意为法度,准则、典范的意思,后引申为礼节、仪式和仪表。礼仪概括说,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指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外在表现的行为、规则和形式的总和。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至今,历来尚礼。古代流传下来的有《三礼》等专门记载礼仪的着作,历史典籍中也不乏关于礼仪方面的记载,这足以说明我们的祖先对礼仪的高度重视。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并积极投身于礼仪教育,以诗、书、礼、乐教弟子;孟子言:“恭敬之心,礼也”;荀子道:“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礼仪对一个人立足社会、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活跃,在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中,应该加强礼仪教育,注重将礼仪规范固化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固化的礼仪形式在社会得以推广,才能形成主流的、社会共识的道德规范,因此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对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它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体现着社会的道德标准。例如我们去看望一位老人,应该穿着得体,带点礼物,用尊敬的语言问候老人,我们把穿着得体、尊敬老人、问候语言固化成为良好习惯,得到社会认可推广,就会变成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不可能很快认识到对方的道德品质如何,因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际交往最先感受到的是对方的礼貌与礼节,当我们运用的是规范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礼仪行为时,人与人之间就建立了相互交往的良好基础,才能够共同和睦相处。可见礼仪是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道德体现了礼的精华、礼的内涵。在人际交往中,讲道德者都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而良好的礼仪风范的推广有助于形成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作为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发扬光大我国好的礼仪,并赋之以新的内涵。“礼之用,和为贵”,礼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界定了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礼仪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提高了大学生与他人和睦相处、沟通的能力,推广了社会公认的道德行为,维护了社会的祥和稳定,因此在高等院校鼓励大学生以身作则学好、

文档评论(0)

1789811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