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现场培训资料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结构与构造
结构工程的可靠性:
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
建筑结构平衡的技术:
结构平衡的条件、防止结构倾覆的技术要求、荷载对结构的影响、常见建筑结构体 系和应用
建筑结构构造要求:
结构构造要求、结构抗震的构造要求、建筑构造要求、建筑装饰装修构造要求
建筑工程材料
常用建筑结构材料的技术性能与应用:水泥的技术要求(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六大水泥初凝时间均不得小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多于6.5h,其他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强度及强度等级:采用胶砂法来测定水泥的3d和28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注: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初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要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水泥加水拌和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水泥的其它技术要求: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细度(选择性指标)和化学指标。
常用六大水泥:
硅酸盐水泥: 优点——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抗冻性好。缺点——耐热性差,耐蚀性差,干缩性小。
普通水泥: 优点——凝结硬化较快、早期强度较高;水化热较大;抗冻性较好。缺点——耐热性较差,耐蚀性较差,干缩性较小。
矿渣水泥: 特点——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热化较小;抗冻性差;耐热性好;耐蚀性较好;干缩性较大;泌水性大、抗渗性差
火山水泥: 特点——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热化较小;抗冻性差;耐热性较差;耐蚀性较好;干缩性较大;抗渗性较好
粉煤灰水泥: 特点——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热化较小;抗冻性差;耐热性较差;耐蚀性较好;干缩性较小;抗裂性较高
复合水泥: 特点——凝结硬化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水热化较小;抗冻性差;耐蚀性较好;其它性能与所掺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材料的种类、掺入量有关
即按此顺序其优点和缺点依次降低
建筑钢材:建筑钢材可分为钢结构用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和建筑装饰用钢材制品。
钢结构用钢的钢板分厚板(4mm)和薄板(<4mm)。厚板主要用于结构,薄板主要用于屋面、墙板和楼板等。
钢管混凝土结构用钢管使用范围主要限于柱、桥墩、拱架。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主要有热轧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热轧钢筋是工程中最大的钢材品种之一,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配筋。
建筑钢材的主要钢种:碳素结构钢(生产各种型钢、钢板、钢筋、钢丝)
优质碳素结构钢: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锚具,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主要用于轧制各种型钢、钢板、钢管及钢筋,特别适用于各种重型结构、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及桥梁工程。
钢材化学成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碳 碳是决定钢材性能的重要元素,当钢中含碳量在0.8%以下时,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
硅、锰 可提高钢材强度,硅是我国钢材中主加合金元素。
硫、磷、氧、氮是对钢有害的元素。
混凝土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外加剂和掺和料。
水泥:水泥强度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
细骨料:粒径在4.75mm以下的骨料称为细骨料,常用的是砂,分天然砂和人工砂,其中河砂最常用。混凝土用细骨料技术要求:
(1)为节约水泥和提高强度,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和粗砂。
(2)有害杂质和碱活性(重要工程要检查砂的碱活性)
(3)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检验
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为粗骨料,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组成混凝土的粗骨料有以下技术要求:
(1)颗粒级配及最大粒径,其中最大粒径要求:结构工程中不超过结构最小截面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间距的3/4;在板中不超过板厚的1/3,且不超过40mm;泵送砼碎石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3,卵石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2.5。
(2)强度和坚固性: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3)有害杂质和针、片状颗粒:重要工程要检查砂的碱活性
外加剂:外加剂是在混凝土拌和前或拌和时掺入,量不大于水泥的5%(特殊情况除外),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掺和料:粉煤灰来源广,是目前用量最大、使用范围最广的混凝土掺和料,(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包括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放射性、碱含量和均匀性)具体分为活性矿物掺和料
文档评论(0)